绿色农业植保技术关键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孟宪亮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国家对于农业发展工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进行农业发展,但是在农业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质量不佳、产量下滑、食品安全事故等问题,不利于农业产业发展,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提示农业生产人员对于相关问题加强研究,之后研究绿色农业植保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使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高质量开展。
        济宁市兖州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国家对于农业发展工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进行农业发展,但是在农业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质量不佳、产量下滑、食品安全事故等问题,不利于农业产业发展,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提示农业生产人员对于相关问题加强研究,之后研究绿色农业植保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使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高质量开展。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绿色农业;植保技术;关键点;
        1  绿色农业植保的主要概念
        绿色农业是指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生态和环境也能得到保证,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生态受到破坏的基础上,使农业经济带实现不断拓宽和延长。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将先进方法和生态农业之间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各环节实现紧凑连接,在获得物质收益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借此实现双方和谐发展。生态农业在应用领域上比较广泛,需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作为大环境,并且加强对新型农业保护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利用。除此之外,需将环境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并尽量获得职能部门、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生态农业在发展中适应新环境,使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对应的实际要求得到满足。
        2  制约绿色植保技术的因素
        2.1  整体技术发展水平不高
        就当前农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技水平普遍存在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这从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就可见一斑。由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当前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应用并不充分。一些地区尽管有着相对良好的农业发展状况,在技术上也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依然存在欠缺,致使这些技术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除此之外,农民群众在知识水平及素养上的欠缺,使得他们较难以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与方法,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思想观念,也为他们在接受先进技术与理念的时候设下了重重障碍,严重阻碍了技术的应用。
        2.2  各地发展状态差异
        发展状态上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在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时,其表现也各不相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域在农业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些农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苦于农民整体经济水平较低,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源及技术支持,致使当地农业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还有一些地区尽管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高经济建设水平也使得当地人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产生了轻视,因此也就不够重视农业的发展。由于以上种种情况的存在,我国的农业建设无法形成区域性的协调、均衡发展,也就使得我国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不甚理想。
        2.3  防治方法可操作性差
        防治方法可操作性差是制约绿色植保技术推广的又一个重要问题。以山东省某县农业农村局为例,最初该局在推广综合性防治手段时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宣传工作,当地农民们也乐于接受,但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该局在深入调查以后得知,推广的生物防治手段起效慢,同时在害虫天敌的选择上专业性要求过高,仅针对一种害虫的天敌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物理防治手段采用的杀虫灯定向不明确,会同时影响到益虫与害虫,且杀虫灯的成本较高,超过了多数农民能承担的水平,因此当地农民更愿意选择农药作为主要防治措施。但农民们在实际使用农药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意识到农药残留造成的危害,在进行防治工作时仅以杀死害虫为目的,没有很好地控制农药的用量和用法,也就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3  绿色农业植保技术关键点
        3.1  建立并完善病虫害防治系统
        建立完善病虫害防治系统,是为了采集病虫害的信息,并评估各种防治方法的可行性,这就能使农业生产在有防治需求时,能够根据防治系统内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效率及性价比最大化的防治措施,同时也可以为绿色植保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并完善病虫害防治系统,就需要有关人员做好当地主要农作物及病虫害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并针对各项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效果收集实验数据加以分析,使系统信息得到补足。在此过程中,需要意识到病虫害防治系统的建立相对简单一些,但其完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仅要收录新出现的病虫害威胁,同时还要对已有病虫害出现的异常进行分析实验,以使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有可靠的数据支持,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3.2  重视植保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植保技术人员是进行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其能力水准及职业素养与当地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有最直接的关系。为使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相关部门及政府必然要重视植保技术人员的培训,帮助植保技术人员提升技术能力及知识水平,并通过培训使他们建立全面、牢固的知识结构,强化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及水平,来使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能让农民们看明白、看透彻,了解其中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使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行之有效。除此之外,农业相关的各个单位与部门也应强化相互之间的交流,以使不同单位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为推动当地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业的发展群策群力,而此举也可以为植保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植保技术人员提升自己能力的自觉性得到激活,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最后,还要重视人才的获取,来为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持续注入新的血液。
        3.3  采取综合保护措施,减少农作物污染
        农户进行农作物种植期间,需要积极进行综合保护措施的应用,促使农业植保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效果好,也就是在保护农作物及干预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问题期间,需要进行多种保护措施的应用,不可进行单一技术措施的应用,防止发生农作物污染问题,促使农作物长成后的产量与品质均较好。
        3.4  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上的创新是使绿色植保技术能够更加顺利推广应用的关键,针对技术进行创新,不仅能够发现新的、更高效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总能激活科研人员的新思路,同时还能对以往的技术进行优化。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是研发原有的科技,使之在具备更高实用性的同时,应用门槛也会降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农业示范区、先行试点基地的方法,在这些地区开展绿色植保技术的研发工作,研发过程中还要关注国际环境内的农业发展状态,针对已出现的优秀设备、理念或技术应积极学习并引入。最后,要强化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单位的交流,建立良好关系,以便进行技术、经验上的学习与交流,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方向,使技术创新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保障食品行业绿色食品与安全食品两种品牌概念不受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一些病虫害更加活跃,而人口增长也使得农业生产需要满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护农产品,并提供健康、可靠的食物来源,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必然要得到相应的重视,促使我国农业在未来的发展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元学会.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153-154.
        [2] 何俊青.殷都区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技术模式[J].基层农技推广,2020,8(03):190-191.
        [3] 徐荣仔,黄小龙,梁国平,等.丰城市富硒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植保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通讯,2019,(12):226-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