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下青年员工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同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森
[导读]
        丘北县烟草分公司  云南省  6632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政治认知是“整个政治心理学体系,这是政治心理过程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根本意义的基础。”政治认知是在政治认同的主体上去识别、理解,及政治制度内化到知识和信仰的过程。认知是识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青年员工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他们才能够理解,选择和吸收认知对象,然后形成直觉,感觉和判断。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和通信媒介,已经改变了政治认知的传统方式和重塑青年员工政治认知的新形式。
        一、网络时代下青年员工的认知现状
        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放首位”、“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一条,用的好是真本事”等重要论断。
        随着互联网全面渗透到政治领域,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互联网已经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员工政治认知的信息来源。通过信息互联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网络信息社会,不仅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内容,而且完全颠覆信息的制作、发布和裂变,且信息的生产和异化的形式已经加速形成。
        (二)互联网已经极大地影响了青年员工辨别政治的认知能力。政治生态和认知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青年员工的政治认知能力。一方面,这毫无疑问是网络信息提高了青年员工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深深地影响了青年员工的政治认知能力。首先,碎片信息读取让青年员工的政治认知比较肤浅,这种形式分裂了青年员工的系统性、整体性政治认知。在“碎片化”和“流量化”的影响下造成了大量在线信息是“标题党”和“软广告”,标题越来越迎合网民的好奇心,信息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因此青年员工很难辨别真假,这为他们增加了真假辨别的难度。
        (三)网络快餐社会行为分散了青年员工政治认同的凝聚力。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的精确分类,各种具有共同利益和特殊功能的软件构成了青年员工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图谱。“即时社交网络”和“快餐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人社交网络的主要特点。这种在线社交网络方便了政治交往和志同道合的青年员工的政治参与,但它也可能导致组的划分和群体极化,不仅可以形成更广泛的政治身份,也无形中强化“排异”的力量。
        二、网络时代下青年员工的政治认同差异原因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严重影响青年员工的政治认同。
        目前,思想斗争在互联网上的形势依然严峻,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互联网上社会思想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曾是西方国家文化思想输出的端口。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依靠自身的强权地位,开始采取各项极端思想输出活动,如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分裂活动。在我国煽动“西藏独立”和“新疆独立”,损害我国边境,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并且通过互联网宣传“法轮功”等邪教思想,严重误导了一些青年员工的思想认同。
        (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引领地位受到挑战。习近平强调,“新闻舆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在现实生活中,一小部分群众因为自己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在互联网上传播负面言论或消极情绪,如果遇到上述党和政府的“暂时性沉默”,当这些因素累积,就会影响到网络政治生态和降低人们的幸福感。不平等是仇恨的温床,特权的现象是最有可能侵害人民利益、最容易引起年轻人不满的。
        (三)党组织的认知和应对信息网络相对滞后。在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新事物。网络素养和应对网络环境复杂问题需要的能力成为了急需提高的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党建工作很难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三、网络时代下增强青年员工认知建议
        (一)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必须树立政治意识,明确自身的位置感,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政治建设始终贯穿党的发展运行。邓小平提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这增强了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政治意识,笃定党政治方向。党媒应积极推进内容代审核服务,强化管理,用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商业网站内容生产,让更多力量参与到内容审核中来,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舆论生态积极健康,保障党的意识形态和执政安全。
        (二)在互联网时代,如网上的直播是自媒体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更广泛传播效应的通信手段,其具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的特点。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在互联网时代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县长”和“我是第一书记,我对XX村代言”出现在全国各地。虽然这些“网络名人县长”不具有传统审视里的“县长样”,但是他们借助网络手段,帮助该县解决问题。直播可以更直接了解民意,接受监督。它是党和政府对民意予以重视和理解的途径之一,也是一次拥抱新媒体的举措,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运用媒体,掌握自己的网上话语体系。
        (3)加强青年员工的公民意识,并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是青年员工政治参与的逻辑起点。培养青年员工的公民意识对于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政治参与是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和政治社会、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能够激发青年员工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有序参与确立稳定的价值取向,提供良好的政治心理环境”。
        网络时代青年员工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空前高涨,强化青年员工的公民意识,需要重点聚焦在培养青年员工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上,责任与权利是对等的,政治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责任,只有个体责任意识的提升,青年员工才会形成积极、理性、有序的政治参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