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赵素悦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赵素悦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多,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加之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框架结构施工质量进步显著。
        身份证号码:13012619880424xxxx
        摘要:随着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多,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加之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框架结构施工质量进步显著。然而,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的建设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越来越高,在施工中一定要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使框架施工技术更好地发展前进,从而有利于保证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简介
        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主要指的是由柱和梁共同组成框架结构来为房屋提供承载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越发迅速,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筑用地越发紧张,为了能够节约用地,城市建筑都向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砖墙承重方式无法为高层建筑提供强大的承载力,受重力和负荷的影响,高层化建筑对墙体支撑框架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框架结构主要有装配整体式、装配式、全现浇式、半现浇式。其中装配整体式框架需要的模板较少,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应用范围广;装配式框架主要应用于对预制建材的装配焊接过程中,抗震性能较差。全现浇式框架主要应用于模板制作过程中,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是工程时间会变长;半现浇式应用于现场施工中,对梁和柱进行浇筑,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预制模板。
        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2.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随着人地矛盾的激化,不论是居住生活区,还是办公区,他们的楼层层数都越来越多,为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保证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时候,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确保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其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风荷载性能好。因此,施工方一定严格把控框架结构质量,做好其设计工作,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钢结构框架技术,这样建筑荷载的支撑力能够得到很快地提高。另外,施工方也要加大先进施工技术的学习,对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使其施工质量得到提高,最终保证建筑构造物的承载力很好。
        2.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单位若是再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的话,其建设出来的工程项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大先进理念的学习,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市场中立足。所以,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同时确保建筑质量达标,且承载力好,能够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除此之外,施工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要确保项目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钢筋施工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主要包含了钢筋建设和模板施工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从而提高建设质量。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整个建筑物的骨架部分,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以及抗震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建设水平,以保证框架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完善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在进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时,钢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技术应用要点进行严格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要配置充足的材料进行这一程序的建设,可以在钢材加工厂内部进行材料的加工和制作。
        在进行材料制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建设要求批量进行材料的裁剪,确保材料的建设规格和数量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如果要制作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要在施工前期就制作完成,从而保证后续各项程序的顺利开展。在对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对材料进行科学的保存,还要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避免出现材料的损耗或者丢失等情况。在对材料进行焊接和捆绑时,要严格按照顺序开展焊接作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然后对已经焊接完成的部分进行检查,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在进行材料捆绑的过程中,应该事先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为在进行框架结构建设时连接点比较多,所以在施工时要对各个连接点的建设质量进行实时的检查,避免出现漏洞问题,进而引发事故问题。在开展放样和下料工作时,因为这项建设对于放样和下料的操作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结合热胀冷缩等特点选用正确的连接方式。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一般来说,材料的建设长度不能超过24m。
        3.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的施工属于框架结构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要点主要是定位和标高的操作。在定位和标高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经纬仪器和水平仪器,对各个坐标的位置进行确定。如果施工环境的光线比较暗,需要对各个位置进行明确的标记,这样才能提高作业的精确度。在开展放线定高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提高最终结果的精确度。在对基础模板进行安装时,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将误差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应选用一些细腻的水泥材料对裂缝进行填补,从而提高模板的坚固程度。在进行支撑系统建设时,模板需要具备较强的支撑性能和稳定性能,并且要保证后期进行拆卸时的便利性,所以要做好支撑系统的建设。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要在混凝土结构养护作业完成之后,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拆除。可以采用从前往后的作业方式,拆除完成的材料要进行分类保管,通过材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进行这一环节建设时,首先要对原材料的配比和验收工作进行重点管理。在对材料进行验收时,要对这些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要对所有材料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对,确保原材料的应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原材料检查完成之后再开展验收工作。通过开展混凝土结构配比实验来提高整个结构的应用性能,要对配比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防止混凝土结构在后期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在开展振捣和养护作业时,要严格按照作业的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要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开展振捣作业。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应及时进行结构的养护,通过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来完善结构的性能。
        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一些技术的应用形式变得更加先进,在进行工程施工时,框架结构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建筑物的外形更加美观,但施工时的建设难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框架的施工质量,需要对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要对技术的应用难点进行明确,以此提高整体建设水平,确保框架结构施工更加顺利。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请专业人员对框架结构形式进行选择,还要选用正确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敏.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116.
        [2]韩强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78.
        [3]李春节.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81.
        [4]化富兵.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门窗,2019(16):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