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桃 李珂菲
湖南省武冈市实验小学
摘 要:读写结合式的小学课堂作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孩子的大脑活跃度,并且可以拓宽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的作文素养得到提升。本文主要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谈小学课题作文应该如何教学。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课堂;作文教学
引言: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小学生学习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课堂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探究写作技能等是贯穿于新课程小学作文改革理念的重要宗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读——写,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最为基本的环节,要用阅读来促进写作,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在课堂上还应使用富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在读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教师在阅读后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写读后感,通过写学生读后感进一步加深理解文章的含义。例如在阅读《观潮》时,我先学生让在文字当中感受钱塘江的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并且引导学生记录下内心的感受,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书写读后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读——仿,鼓励学生仿写
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将读、学、写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仿写是分析范文的构思和句式结构等内容进行模仿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也是借鉴和模仿其他人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小学作文最初阶段就是仿写,并且仿写也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从阅读过渡到写作,仿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中年级学段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文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生要在阅读当中深刻体会这种表达特色,然后应用侧面描写的方式来突出主题。通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效的读写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将读和写分离,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读——创,激励学生对课文进行缩写、扩写
强化读写结合的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已经阅读的故事基础上进行缩写、扩写,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的表达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在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的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读者可以继续展开联想和想象来拓展结尾进行扩写。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一些课文的结尾作为自己作文的开篇,将自己的生活与课文充分结合在一起,利用自己的联想拓展文章的情节。例如在学习《小摄影师》这一课时,在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最后小男孩走了以后会发生,激励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这种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写作教学当中实施读写结合式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写作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写作需要和习惯养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发展的可能性上是无限的,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无限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并且能让学生渴望学习写作技巧,渴望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玉梅.依托教材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15):45-46.
[2].吴寿英.试析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2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