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王丽莉
[导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随着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逐渐提高,以及接触到的学科内容越来越多,
        王丽莉
        东宁市绥阳镇中学 黑龙江省 东宁市 157212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随着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逐渐提高,以及接触到的学科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在英语水平上的差异也越发凸显。班级里,有的同学英语成绩较好,但也有的同学成绩较差,进步缓慢。组织开展课前预习教学,正是要鼓励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弥补短板,跟上节奏,更好的掌握英语学科知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尤其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在汉语言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同学们必须对英语学科多读多看多接触。做好课前预习,这正是让同学们认识英语,掌握英语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善于运用创新教育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规律的预习,有质量的预习。相信这对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水平有帮助。
        一、布置预习任务,敦促大家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项主要靠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的活动,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大量时间进行预习。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前预习方面多做引导,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动力、动机去做预习。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同学们围绕任务展开预习,这是更符合初中生认知行为习惯的做法,也对提高英语预习质量很有帮助。
        比如在学到七年级下册《I’m watching TV》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并且给大家布置任务,要求同学们根据这一单元的内容自行设计一段简短对话,对话中需要包含I’m watching TV这个短句。在这样的教学任务中,同学们需要基于对课本教材中多段对话的阅读了解来完成造句对白。这就是激励同学们进行有效预习的方式。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同学们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短文对话,了解课文中同学们围绕看电视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并借鉴教材中的对话设计形式自行编造短句。这样的任务设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较好的了解单元主要内容,特别是了解单元中一些常用的语法句式。这对我们正式开展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有积极作用。
        二、进行话题评说,鼓励大家发表学习体会
        从英语教材来看,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一定主题来进行的。而作为初中生,对于这些主题理应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深化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认知与道德品行认知的重要途径。在课前预习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对某篇文章或者某个话题来进行思考,然后在课上拿出10分钟给大家进行自主发言,将自己的预习学习体会、想法看法说出来。

这就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是思维认知深化发展的过程,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积极地作用。
        在学到《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时候,老师为了检验同学们的预习成果,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讨论题:请问,你对人类攀登高峰,征服高山的举动是怎么看的呢?那些登山专家们耗费大量资源,物力,甚至要牺牲生命去攀登高山,真的值得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人们征服高山背后所体现的国家荣誉意识,科研探索精神。通过这样一种话题引导,同学们各抒己见,这对实现英语学科教育的深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进取精神,攻坚克难精神,培养同学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都有重要意义。老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体现登山精神的新闻报道、人物事迹给同学们看,借此启迪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相信这样的话题讨论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忱,并让同学们在深层理念、价值认知上有所进步。
        三、开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前预习活动
        学习是要讲究策略的,英语课前预习也同样要有策略。很多教育工作者发现,学生独自进行的预习效果并不很好,许多同学缺乏深刻的思考与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建立组内互助合作机制,这更有利于带动学习气氛的好转,也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大的鼓舞。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课前预习活动中,老师可以预先给同学们做好分组,并在课堂上邀请一些小组成员做总结发言,或者要求小组出具书面学习报告材料,通过书面文字了解同学们在组内合作中进行了哪些交流对话,有了怎样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鼓舞带动同学们在课下自主预习,积极交流学习体会。在课堂,老师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成果的检验,也可以更加明确教学的重点,在同学们认知不够准确,理解不够透彻或者存在分歧的地方做强调,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结语:
        英语教学中,课前预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要做好预习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与课上教学、课后复习的有效衔接,可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做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继敏.新课程下山区农村初中减负提质的策略——初中英语有效的课前预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27-28.
        [2]冯琛.巧用文本特征 提高预习效率——初中英语阅读课预习策略的探讨[J].英语教师,2015,15(01):32-34.
        [3]黄惠彦.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理念与实践[J].英语教师,2020,20(03):154-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