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德国原型设计与制作体会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李世平
[导读] 经学校指派,我于2019年10月28日至2019年11月1日参加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

        李世平
        茂名市东南高级技工学校  525000

摘要:
        经学校指派,我于2019年10月28日至2019年11月1日参加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主办,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养培训基地承办(德国原型设计与制作师资培训班)为期5天师资培训班学习。来自全省17所技工院校的23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由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邀请了一位德国专家和一名翻译老师,他们分别是专家:国立麦明根职业学校资深教师“Anton Kustermann(安东.库斯特曼)”专家和翻译“周新光”老师,专家“Anton Kustermann(安东.库斯特曼)”以拓宽学员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提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企业实践将培训内容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收获良多。
关键词:职业道德   专业实践技能   技工教育精神
         专业与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安排   加强校企合作
引言:                                                                                 
1、理论知识
        理论方面,了解到机床机械设备(结构,运动学,刀具)熟悉Solid Works设计软件,设计典型铣削加工所需的工件,用铣削软件HyperMill加工3 D模型工件,总体感觉Solid Works设计软件与HyperMill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并且都是友好界面的操作方式,设定那个参数都有具体的标示,总之,通过具体实例,对利用软件进行编程相关程序基础流程有了相应的认识。
2、实训操作
        在加工中心机床进行加工件,由Solid Works设计软件编写制作图纸、刀具表、机床调整表、装夹草图,再到HyperMill软件生成数控程序,将生成数控程序传输到加工中心机床进行加工,充分地体会了,德国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要性。
        本文通过德国原型设计与制作由德国国立麦明根职业学校资深教师Anton Kustermann(安东.库斯特曼)专家讲授的设计与加工经验总结,分析了德国工业制造强国一些数控加工质量的相关因素,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精神,提高省内技工职业教育师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数控软件设计以及加工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探索新的软件设计理念建设道路与方向,交流与分享彼此的实践经验。
一、职业道德
        从Anton Kustermann(安东.库斯特曼)专家讲授得知德国教师的严谨、务实、敬业、守时、职业精神与综合素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在工作中要以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勇于创新和实践,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不辜负学校领导的培养,为学校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在学习过程中机械加工的每一道工序流程都是非常严谨,不容出错,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容许任何环节出错,作为专业教师,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就是产品,只有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能为社会所用的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原来在工作中存在的偶尔的懈怠思想一扫而空,要树立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和迫切性,同时要增强治学的严谨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要把这种精神传播给学生,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专业实践技能
        通过学习,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获得了机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该机械各方面的操作流程,特别是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技术更新的实践操作,不仅提高实践技能,也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实践中发现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具体到实践中差距还是很大,同样,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学生身上,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实践时间固然不能深入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但是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实用的参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带着问题而去,满载收获而归。到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学习,在短短的5天内,在学习讨论和交流中,对于行业最新动态、SolidWords设计软件、HyperMill加工3D模型(工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三、技工教育精神
        在开班仪式上由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的领导发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讲话贯彻国家教育大会精神,给了我们一些职业教育宏观方面的资讯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从整体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对技工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态度,以及技工教育必将得到大力发展;从整体上了解到当前我国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数控专业职业教育的认识,专业、课程、教材,数控专业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师,数控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讲解,提出中国技工教育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特别是关于目前技工教育中专业设置与教学的层次和尴尬境况,一些学科建设的停滞不前,让我们培训的学员们身上都多了一份责任。
        在此次德国原型设计与制作师资培训班上,还有其他的收获。比如结识了一批专业素养高的同行,拥有了一份深厚的友谊;拓展延伸了专业技能知识,主要包括3D打印、CAD软件、UG软件等软件的认知,教学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必要的时候应该适当修改课程设计;教育中应该以人为本,学生是否学的有效率,知识点是否对学生未来有益,学生是否健康快乐、积极明理,毕业后能否更好的适应社会才是教学教育工作的导向,而不是简章的学生乖巧听话不扣分,上课认真却没有真正学到东西;适时革新知识结构,时代发展迅速,如何保持个人业务能力的先进性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不仅包括教材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关于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懈革新。
四、专业与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要企业、行业分析入手,需要企业行业的深度参与,从企业行业调查中进行专业定位,定位很关键,一定要准确,因为他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只有定位准确,专业学生才有好的就业前景。这一点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做的很好。他们对当地数控专业人才需求做了深度分析,与企业做了深入探讨,找出了数控专业技工学生在企业就业的切入点,那就是软件设计(CAD/CAM)人员。定位准确后,也就是培养目标基本上确定了,然后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也就是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和素质,然后根据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内容组织,建立训练平台,组织教学及训练。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性是技工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技工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践性学教学环节,而课程设计和项目教学正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在各种类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停课一周或两周的时间范围内,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围绕着某一设计题目的具体要求,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等,进行一次综合的、系统的“练兵”。结果既可以使学生咀嚼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创造性专业设计方面的基础功能训练。
六、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把企业工程师请进课堂作为主讲教师,这些工程师同时会把企业的实际项目带进课堂对学生进行训练,企业工程师的工作经验是学校教师难以比拟的。学生走出去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成为公司的实习员工,学生在公司可以进行岗位能力训练,同时公司也可以用实习学生为公司写成一定的工作量。教师走出去进入企业作为责任教师,一来可以协助公司管理实习学生,二来可以让教师参与企业项目。能更好的做以上工作的前提是学校的教学环境要和企业开发环境相同。
七、结束语
        在学习期间,通过观摩、虚心请教、动手实践的方法对原型加工进行了解,但是面对新的领域、新的产品和新的知识最终还是感到自身知识的欠缺,才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才能更完全的掌握专业技能。
        在实习的过程中虚心求教,完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这样不仅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并能够结合生产实际,在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培养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学习很大的触动:理论与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型教育,教师仅仅具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需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不仅仅需要提升认识,不断奋斗,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者,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掌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CAD/CAM/CAE技术联盟 主编:<< 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
[2]尹凤霞 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年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编著:<<校企双制 工学一体——校企合作工作指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8年
[4]云南交通技师学院 编著:<<技工院校技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6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