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组织实践性作业活动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孟德颖
[导读] 地理学科的学习,实践性作业对于掌握学习内容、参与实践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孟德颖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地理学科的学习,实践性作业对于掌握学习内容、参与实践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理解得更为深刻,形成长久记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地理实践作业的过程,通过探究与思考,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问题
地理学科就起特点来说具有极强的生活醒了与实践性,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践性作业,不但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进入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性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在布置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这一原则。在本文中,笔者将阐述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相关原则、构成要素以及实践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设计原则分析
         地理实践性作业实际就是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观察、观测、调查、绘制,将地理学科的知识生活化,所以,设计实践性作业有几个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循。
其一,双基原则。这个“基”就是指基础,要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不能为了追求高大上而故弄玄虚。与生活相关,就需要接地气,让学生觉得这就是生活中的某些细节。
         其二,实践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性体现在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控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掌控,实践性作业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生活过程中的某一项技能是实施便是检验实践性作业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深刻感受到这门学科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性。
         其三,生活性原则。生活中有许多方面与地理学习息息相关,对于出现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去认识与探究,同样是实践性作业的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这将教会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探究生活,并且学会主动思考。
         其四,实用性原则。我们设计实践性作业,更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初中阶段的地理实践性作业需要与生活情境向结合,使学生的生活能够与作业内容相融合。
         其五,开放性原则。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需要顾及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地理知识的关键点以及知识架构,从而构建起整个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


二、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素分析
         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素需要关注。那就是立意、情境与设问。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就这几个关键性要素进行分析。
(1)立意。我们所说的立意是指作业内容设计的主题一定要明确。每一个主题都有明确对应的知识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的技能得以提升,情感态度得到促进。

(2)情境。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材料都需要经过慎重的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使之更愿意主动去完成作业并进一步探究。
(3)设问。我们所说的设问是结合真实的情境,给出具体的指令。其目的是以立意为前提。这可以使得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社会调查实践为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路和主张,具体到实践的每一个细节,在做实践总结的时候,学生可以不断发现实践过程中中自己所表现出的优势以及不足。
三、加强不同类型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
我们设计实践作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实践作业有不同的作业类型,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以下四种。
(1)观察观测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测能力与细节把控能力,实践性作业也同样需要关注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了解科学原理。“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这一主题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用白纸、铅笔、平板等来对日影的变化进行观察。一天当中随着太阳高度与角度的变化,影子不断变化。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变化的规律,得出自己观测的结论。
(2)实地考察类。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性作业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只有生活性强,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作业当中去,有主动探究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生活环境当中,都存在哪些与自己的生活相关的设施,自己生活的环境当中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情况、是否存在违章乱建的情况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周边百姓的生活是否有影响等。通过观察,可以提升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3)动手操作类。一部分实践性作业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课程资源的选取,增强对地理知识的感悟。我们在学习到“地球仪”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的地球仪,或者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绘制地图,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4)游戏类。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游戏内容,目的是更好地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形态,地理构造的形成过程等。采用这种方式的实践作业,可以使学生的体验感进一步增强,借助于虚拟背景,将自己置身于体验环境当中,以完成游戏任务为过程,完成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实践性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利用合理的资源匹配, 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涨,自主学习意识更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更强。在参与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叶玮,严行志,陈渠 . 假期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应用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4):7-9.
[2]刘春玲.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暑假作业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