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吉友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丰乐中学
摘要: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要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一个正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民族需要靠教育来振兴,一项开辟新时代篇章的伟业正召唤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初中生正处于道德素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期,也是身心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教育本质上是“教人、育人”,音乐学科的学习更需要与德育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旋律、乐音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和精神纯洁的源泉。”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教育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树立学生积极正向的三观,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上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初中音乐教育中呢?
一、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不仅仅是授课,也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指引者、解惑者。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心理尚未完全发育,在陌生的事物面前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对学生明辨是非、正确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建立进行正确引导。花开有声,润物无声。音乐是当前各学科教学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学科,会在无形中让人的心灵产生触动,情感得以升华。随着艺术加入中考的号角吹响,初中音乐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舒缓人的心情,让不满的情绪得以宣泄,让喜悦的心情得以释放,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强心剂”。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音乐素养也可起到培养、提升作用。音乐可通过自身的魅力逐渐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学艺术,净化心灵、调节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无形当中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塑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深入挖掘音乐教材,积极挖掘德育元素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音乐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整体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应该注重把握音乐教材,紧密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缺乏对音乐作品背景资料的运用,认为这些材料是留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扩展阅读的,与音乐教学无关。事实上,初中音乐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应该注重充分利用音乐教材,巧妙利用音乐教材中的背景资料、历史故事等等。一方面,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切入点,将音乐教学活动与德育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以及充沛认知。比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来进行认知与把握,既要注重音乐歌词的内涵,同时也要注重把握音乐的背景资料以及创作者的故事等等。另一方面,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面化的情感引导,积极开展正面化的教育。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引导者,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应该提升自身的情感感受。只有教师精准把握音乐中的有价值的情感元素以及德育内容,才能更有成效的传递给学生。
三、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应该积极注重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巧妙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同时,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音乐认知以及兴趣等,不断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一方面,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为精准传递歌曲中的情感,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科学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聆听某一首极富表现力和情感的歌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歌曲画面,让学生认知到该歌曲的适用情景,让学生把握歌曲中的情感传递,在整体升华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同时,不断提升德育渗透的成效。再比如教师可以摘取部分电影或者电视画画,并结合这些内容中的配乐,引导学生来进行形象化的认知与揣摩,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不断优化学生对这类歌曲的分析以及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不断丰富音乐的教学形式。为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积极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不断优化音乐教学理念。比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合唱的方式,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代表性的合唱作品。教师要求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不同学生的角色,不同学生的合唱内容,以此来整体保障合唱的效率以及质量。当然,教师在学生合唱过程中,应该给予必要的引导。
结束语
培美育之花,结德育硕果。总之,作为音乐教师要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挖掘的教育者,发挥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操、美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宽广的胸襟,使音乐教育起到“以乐育人,以美育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鲁墨秀.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12):175.
[2]李道华.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方式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02):207+211.
[3]杨金龙.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北方音乐,2018,38(14):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