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林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中心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专业人士的重视。在构建趣味性小学体育课堂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活学生的运动细胞。这需要体育教师深入了解体育游戏教学的内涵。因为生长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有差异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每个学生制定详细的运动方案。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趣味性教学;运用
引言
小学生具有活泼可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等特点,在小学阶段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最佳时机。在体育课上,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法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运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乐于运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运动。趣味教学法有益于学生身体协调性良性发展,有益于脑力和智力协同开发,有益于提升学生有意注意力,有益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一、趣味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体育是小学生平时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是当学生真正上体育课时,学习热情又不高涨、积极性低。小学体育课堂上,如果一直让学生机械化地重复练习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学生一会儿就会感到疲惫,不愿意继续练习。在趣味化教学下,教师为学生提供趣味故事、趣味游戏、趣味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与练习,学生就会变得活力旺盛、兴趣满满。
(二)培养团队意识
在趣味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游戏选择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游戏设置。能够看出,趣味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各种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相对较低年龄段学生来说,在日常的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主意识处于主要的活动情绪。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团体游戏锻炼学生团队意识,通过情景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各自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检讨。在锻炼的过程中,让个体之间进行相互的促进。从而达到锻炼团队意识的效果。
二、趣味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好动、乐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丰富体育课堂,提升趣味性,教师要通过游戏法激发他们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既能积极参与其中,又能实现锻炼的目的。比如在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和跑步能力的时候,我把电视上正火的《奔跑吧兄弟》引入课堂,设计了游戏——撕名牌,在学生奔跑玩耍中使课堂趣味无比,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组织安排趣味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故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既熟悉又亲切,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程的理论内容组织设计一些趣味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在趣味故事的吸引下,学生以热情的态度、饱满的情感,积极学习体育课程的理论内容,主动配合教师,可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为充分发挥趣味故事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组织安排趣味故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找准趣味故事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使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使趣味故事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融入水到渠成;第二,研究分析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视角选择故事内容和讲解方式,确保故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趣味性体育教学过程中,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每一节体育课不仅是通过各种各样小的趣味性体育所处,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掺杂着创新的理念。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考验。能够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在未来的体育课教学改革当中将成为一个主流的意识。完成既定的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于传统意义上枯燥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创新。现阶段我国小学对于体育课程的要求仍以安全为中心。
(四)通过及时鼓励和陪伴,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热情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但要通过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同时要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体育活动,而体育运动最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比如在跑步训练中,有的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或者意志薄弱,总是懒惰,或者对跑步产生抵触情绪,此时既需要教师及时鼓劲,推动他和同学一起运动,向着最终目标前进,还需要有老师的陪伴,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师鼓励和陪伴下,学生能更好的突破自已,找到自信后,运动热情大大提升。
(五)组织开展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把体育运动当成一项终身事业去经营,以强身健体。为了做到这样,教师应多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因此,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联想相关的主题活动,并把趣味化理念融入其中,精心组织设计生动有趣的趣味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能力,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结束语
在小学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表现不仅是通过在日常对于教师实施体育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快静齐进行评定,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在进行体育课过程中所带来的体质健康的锻炼及其相关人文上的促进。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已经无法弥补现阶段我国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渴望,创新型的趣味性教学能够很好地完成新型改革后的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周海伦.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9):89-90.
[2]闫立春.“趣味性”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熟练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36-137.
[3]唐飞.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