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孙栋
[导读] 本文简单论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孙栋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说明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结构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急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带来的是学生们心理发展的超速。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大量的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有着各色各样的渠道接触到与他们年龄层次、身心发展阶段不匹配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学生规避负面能量带来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二、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主要的学习行为发生在学校,从而忽视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熟不知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起着与学校教育相同,甚至可以说远超于学校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所有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也是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最深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帮助孩子积极的面对人生。失败的家庭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也是它的重要性的体现,很多潜移默化的习惯的形成都奠基于还未受过系统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洛克的白板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最重要的经验的传递就来自于家庭教育。积极的家庭教育,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和睦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孩子从小生活在爱的熏陶下,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对身边人的善意发出积极的回应。
         经常受到父母积极回应的孩子会更加的充满自信心,性格活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在正确的时候多积极鼓励,在错误的时候也能准确指出,这样的孩子进退有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着正确的是非观。同时,他们也会有极强的意志力,不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会轻言放弃,懂得坚持的重要性。
         2.消极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消极的家庭环境主要表现为: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是单亲家庭;把孩子经常单独放在家里或者是放在祖辈家中,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或者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努力不认可;动辄对孩子打骂等。
         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有:安全感的缺失,童年时期的爱与归属感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对身边的人或事信任度不高。内驱力不足,自然而然的也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方面动力不足;自信心的缺失,因为家庭的不稳定,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会让孩子产生深深地焦虑感。
四、家庭教育中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1.学会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最后主要的一个问题是,父母都是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对孩子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很少有家长能够正确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共情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一能力的核心其实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对外人是如此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更要如此。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娇嫩的花朵,更需要用心去呵护。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


         2.学会以身作则,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在家庭生活中,作为父母应该更加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过多的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那父母自身就要自身就要做到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同理,想要孩子能够性格善良,可以很好的和他人相处,父母之间就应互谅互让,应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可靠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3.学会倾听,加强沟通
         大家长状态的家庭环境在中国由来已久。父母对孩子的“一言堂”导致了很多孩子自信心欠缺,缺少自己能够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再者,为了给孩子制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顾此失彼,跟孩子进行沟通的时间和能力及其欠缺。
         想要制造易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就要学会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能力,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言语系统发展的比较稚嫩,这就需要家长付诸一定的耐心去倾听孩子真正的诉求。而在小学高年级以及中学阶段,会出现的问题是他们的言语信息和智力技能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学会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候就需要家长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走入到孩子的内心。
         4.学会肯定与鼓励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鼓励和自我激励。发掘一项优势潜能,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好的家庭环境一定是积极向上的,想要破解成长过程中孩子学业困难问题,就要先从营造一个积极鼓励的家庭环境开始,让孩子在成长中相信自己,成就自己。
         5.正确的实施惩罚
         惩罚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惩罚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好的家教育就是要学会正确的运用惩罚。
         首先,惩罚的作用是要帮助孩子知道什么不能做。错误行为的发生可能孩子是不自知的,或者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不正确的。其次是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告诉孩子了这是错误的,下一步就是要向孩子说明这为什么是错误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向孩子说明应该怎么做。这一步是很多家长会忽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在经受了频繁的惩罚后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规避这一错误行为的发生。
         好的家庭环境就是在问题发生的过程中正确的运用惩罚,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习得正确的行为模式。
         6.加强跟学校和老师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是家庭以外学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家长和老师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基于这一层面来说,建立及时、有效的家校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是,家长在察觉孩子回家后有反常行为时,要及时的和老师进行沟通。其次是,家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积极的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这些活动举办的本意也是为了加强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的三方沟通。
四、总结
         从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好的家庭环境是中小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的基石。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是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顺利。
         想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要学会沟通,学会肯定,以身作则,慎用惩罚,善用惩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也要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联系。

参考文献:
[1]苏碧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对策探索[N].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3(1).
[2]康健吉.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J].学周刊,1998,(3):35-36.
[3]李兆成.探究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4):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