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环境教育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蒋玉胜
[导读] 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思想启蒙课

         蒋玉胜
         贵州省兴义市鲁屯镇中心小学  562409
         摘要: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思想启蒙课,它能够帮助小学生对所处的社会产生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更加明确地感受到自己不单是一个个体,更是社会中的一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辅助他们形成健康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能明辨是非,保持责任心和道德感。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环境教育与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环境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环境保护是宪法赋予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也是人们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它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一个重大主题内容,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近年来倍加注重环境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分子,履行自身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一、利用多种媒体,充实主题知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习得相关主题知识。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生能够对主题探究这种学习模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面对空气污染的问题,教师可以以“空气清新真好”作为主题,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通过播放相关的绿色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真实的数据给学生观看,也可以播放一些环境污染后的照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数据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到目前的环境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思考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或者让学生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些办法。通过主题知识的学习和主题问题的提出,学生会更有积极性地去完成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从而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人人都能够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发挥家庭教育功能,重视对环境保护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在人一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在我们生活中,父母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小孩子都会去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受到的影响也都会形成一个习惯。因此,作为家长,这是必须去思考、探究与总结的问题,为了孩子的思想品德素质,父母需要作好表率。
三、创设教育环境,开展教育活动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

”因此,我们要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建环境。例如,我们在墙壁上张贴了枯萎退化的草原、被砍伐的树木、被污染的环境……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小学生讨论要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另外,我们还可将进入校园时排队,上下楼梯讲文明、不乱扔垃圾等礼仪规则编制成卡通图片粘在墙上,并对一些保护环境、爱护花草的行为给予小红花的奖励,使环境保护深入生活,做到日常化,让小学生形成习惯。这些都能很好地达成良好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通过一些课外的、生活中的活动去提升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小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到环保知识。
四、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
         教师要做好环境教育工作,仅凭语言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平淡而空泛,学生没有很深刻的体验,不易理解掌握相关内容,不利于形成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情境的模拟,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刻体验、理解感受,进而掌握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形成环境法治观和环境道德观。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爱好兴趣,通过多媒体呈现、生活素材展示、角色扮演等方法模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符合要求的体验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例如,在教学《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时,课前就收集大量的视频、图片等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视频图片,直观地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思考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通过日本核武器污染等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们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结束语
         总之,环境教育的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的。现代素质教育所培养出的新时代人才应当具有高度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从最开始就将这个问题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潜移默化地将环境保护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明.运用多媒体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课堂的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01-202.
[2]咸宜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探微[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商贸协会2019年座谈会论文集.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19:235-237.
[3]周新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56-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