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陆桦
[导读] 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陆桦
         四会市东城街道陶冲小学  广东 四会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班级工作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手段。新时期,要积极发挥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强化其素质水平,采取科学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到小学生的管理中,构建健康、和谐的班级环境。本文主要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情况进行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
         小学是人生的重要启蒙阶段,这一时期是孩子各方面能力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其认识社会、认识直接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于是非判断、认知思考等有很多不足,为保障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应积极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班级中,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为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强化德育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从教书育人的角度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顺利。
一、德育教育的内容与重要性分析
         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德育教育其实也就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涉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道德教育、政治道德教育、价值观道德教育等内容[1],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国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在小学阶段也应积极开展德育渗透,并将其放在工作的重点位置,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学生的一生而言是重要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注重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积极进行德育渗透,而要实现有效的德育渗透,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中严格落实,不仅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也要通过自身的行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老师倡导什么,就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对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进行转变,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班主任不能只是责备、批评学生,而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规范学生。新时期,班主任要灵活的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树立全心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学习机会。如在某班级中,班主任设置了匿名的投票意见箱,让学生匿名评价班主任的工作,然后由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并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查看学生的意见,发现学生的想法很多,有学生认为班主任很和气,很细心,对学生很有耐心;有学生认为班主任找我谈话的时候有点严肃,我有些害怕,但没想到班主任竟然很平易近人,和班主任交流之后学习更积极了,等等。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各种意见,对自身的态度、语言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等进行改善,并在平时的管理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利用现代化教具,使彼此间的距离更近,学生对于班主任更加理解和认可,能够积极主动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与道德[2]。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教育管理能力等进行提升,强化道德引导,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乐于助人、集体主义等精神,并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关爱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级小,心理、思想等方面发育不成熟,他们的情感接受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加耐心、细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关爱,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3],特别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等,要做到充分的交流沟通,从而找到最适合孩子、孩子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位留守儿童,他平时沉默寡言,很胆小,总是自己一个人呆在一旁,对比同龄孩子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作为班主任,我开始偷偷的关注他,发现每次放学时他都会在校门口站好久才独自离开,与其家长联系得知,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住在自己的亲戚家,从小寄人篱下让他很没有安全感,乖乖的住在亲戚家,不敢淘气、不敢犯错,怕给爸爸妈妈增添麻烦。了解情况后,我每天都会用一些幽默的、孩子可以接受的语言逗一下他,平时上课鼓励他回答问题,并让全班同学一起为他鼓掌,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的脸上开始出现笑容,也愿意与同学玩耍了,上课也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的回答问题。可见,班主任的关心、关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赞美、表扬学生,学生犯错后要通过委婉、温柔的方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明辨是非黑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在小学德育渗透中,班主任需要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德育实践活动,以便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积极性,让思想品质认知更好地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班主任在班级中播放一些偏远山区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视频,并组织爱心捐赠活动,引导小学生捐赠书籍、书本等,从小培养其爱心,并在其心灵中播下美好的种子[4]。条件允许的小学班级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手工制作的义卖,并将这些劳动报酬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再如,班主任利用学生的休息日或假期进行环境保护的调查与行动,捡拾校园及周围的垃圾、植树种草等,让小学生参与到地球保护的活动中,并举办相应的演讲以及手抄报活动,积极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使小学生获得更好的熏陶与感染,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价值。
4、积极与其他教师、家长等联系合作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不仅要班主任付出努力,也需要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联系,学习借鉴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的德育活动形式,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灵活的运用,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更多、更好地德育教育方法[5]。班主任还应从其他任课教师处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中表现出的兴趣和特点,从而把握学生的学习优势与不足,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德育教育,以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俗话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最为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如通过家委会,微信家长群等方式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掌握学生的想法以及性格特点,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推动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小学启蒙阶段,班级管理更是十分重要,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化的措施,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为学生做榜样,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杜永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44.
[2]刘文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91.
[3]邱业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51-52.
[4]王洁.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路径[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71.
[5]金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