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芬
四川省壤塘县中学校 624300
摘要: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指学生评估事物之美的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科书中包含的关于美学的内容,通过练习,让学生的审美水准得到有效提升,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就美术这门艺术课程而言,其很多知识都与审美有关。因此,美术教师要特别关注美术课堂的有效设计。基于此,对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路径
引言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中学学校和美术教师应加强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真正魅力,学会鉴赏,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美、体验美,并将其进一步内化,感悟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谐之美等,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美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作为艺术教育教学指导的关键科目,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需要,突显美术课程的价值影响作用极为关键。因此教师在课改理念的引导之下,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知道,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美术课程学习要求,将自己的艺术修养提升,给未来的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条件。按照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着重加强,是应用创新思路完成教学改革工作的必要措施方法。美术课程教学所涉及的素描或作品鉴赏析环节,都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学生掌握素描学习内容,在以后的绘画创作阶段,能够有效提升造型能力。而品鉴赏析的课程教学环节,则是将优质作品代入课堂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集体观赏交流的机会,两者都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审美能力。
二、依托初中美术增强学生审美的路径分析
(一)依托生活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要想提高审美,学生就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初中美术课本中包含许多插图。学生在自己看课本时只会浏览其中的图片,而不会深入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这样,美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学生总是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也不会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开展生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例如,在讲解“了解纹样”这一课时,老师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许多纹样图案。这些纹样都源自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搭配、绘制先前准备好的纹样。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参与进去,在学生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也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二)注重学生审美情感引导,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
初中生在进行不同类型的作品分析与实践探索期间,常常出现不同的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艺术本身就具备自身的特殊影响价值,尤其是在短暂的浏览与探索分析阶段,情感会快速地产生并消退。教师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审美能力,加强个人的情感与思绪引导,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此时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并尽可能地了解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创作背景。显然这种情感带入方式是极为深刻的,学生在强化审美能力的同时,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也能不断拓展个人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认识到艺术欣赏本身就是较为主观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自由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艺术作品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当然在进行作品赏析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在文化基础、成长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同一作品的赏析很有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并且学生在课堂之中会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这其实就是一审美感情为基础,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引导阶段,要做到对学生的作品的尊重与支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能够积极表达个人观念,将好的思想观念或欣赏方式分享给其他学生,将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
(三)引导学生参与美术评价
合理积极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而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活动过程,更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中职院校是学生获得发展,超越自我的重要平台,在美术课程中我们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激活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感觉都不一样,因而才造就了千变万化的美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应是科学合理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对美术的感受和想法,然后让其他学生也来一起评价,说出他们心中的想法。在这个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了解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思维,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观去分析其他学生的作品,引导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指导工作,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课程教育模式的弊端性问题,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当学生能够在课堂探索分析阶段,做好情感带入并实现对美术作品的深入性探索分析,则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升,在实践探索阶段也能获得更多的个人能力拓展机会,对未来的高年级学习以及绘画创作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华.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9(05):198-199.
[2]钟波.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J].科幻画报,2019(05):269+271.
[3]杨清.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9(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