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龙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关一小 343100
前言:足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追逐其历史则源远流长。现在的足球运动开展很简便,比赛双方的人员,少则二三人,多则十人以上,都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发生变化。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便于人们的健身娱乐,由于其竞赛规则的简单、明了,易被人接受,足球这项运动成为广受欢迎的健身项目,尤其在小学校园里。而足球战术作为足球运动和足球训练的核心内容处于决定着赛场上个人和团队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不仅仅针对的是学生的踢球技术、颠球技术、带球技术,还要狠抓学生在足球运动和训练中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与训练竞赛的和谐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提高他们身体灵活性与柔韧性的重要学科之一。特别是随着现代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参与进来。因此,在目前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式学习能力,让他们主动进行足球知识的深入学习,认真分析足球课程的每个运动环节。通过学生的体育兴趣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学生一方面可以掌握体育运动的要领与侧重点,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的同时培养足球训练竞赛意识。具体来说,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体育任务,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基础项目的训练上,从而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与真实想法,但有了教师的个性化指导这一特殊环节,学生可以基于体育基础训练,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学习足球的踢球与颠球技术,进而实现跑步、跳远等基础体育项目与足球技能的有效衔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与训练竞赛的和谐发展。
二、促进校园足球训练质量的提升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与情感处理能力相比成年人,还是难以达到自我愈合的效果。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竞赛的训练竞赛意识渗透对学生校园足球教学效果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肯定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进而在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促进校园足球训练质量的提升。
由此,在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不断渗透训练竞赛意识,还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体育表现进行及时评价,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进一步体验校园足球课程的带来的收获,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通过不断的体育运动锻炼自己的强壮体魄,提升他们的校园足球竞技技能。同时,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的过程中,应立足适当性原则,对学生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让学生改善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与鼓励,对校园足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进行及时评价的过程也可以针对学生训练的问题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大胆尝试,使他们正确掌握校园足球动作要领,提升校园足球训练水平。
三、重视对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的培养
在很多小学校园足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对校园足球技巧动作的教学,不少都忽略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的培养由于教师的权威性这也可能就导致学生对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的忽略。未来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教师可以在校园足球训练教学之前制定好课程内容、课程目的、课程的训练方法,系统化的选择战术内容进行授学,时间允许还可以专门选择一两个战术来进行实战训练,让学生将实践和理论结合更好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要以平时校园足球训练动作为基础,每次训练以熟练掌握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为目的,把教师强调的校园足球战术要点为重心,这要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校园足球训练竞赛意识的认知和理解,我们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要积极走进学生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望对其他同仁有所帮助。
四、结束语
在国家对教学标准改革之后,我国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训练竞赛的和谐发展,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教师目标相契合,还应促进体育训练竞赛与实际体育教学目标保持相对一致。由此,在我们小学足球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意识发生改变,要从意识上充分重视的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与训练竞赛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体育与各方面的联系下,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积极转换,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最终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许春飞.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训练的兴趣[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 000(007):155.
[2]郑坤泽. 试论校园足球运动对培养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J]. 读与写, 2017, 14(003):120-142,145.
[3]颜韩. 浅谈游戏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2(28):194+196.
[4]徐传涛. 浅谈如何以校园足球文化推动中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J]. 才智, 2020, 000(0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