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赵崇坤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
         赵崇坤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落索坡小学   6500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强化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要能够认识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先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接着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强化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对于学生获悉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渗透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小学数学思维概述
         小学数学思维教学的本质是数字、结构,其中包括观察、实验、类比、归纳、总结、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最后是为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以及使得学生具备数字形象化的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并通过数学学习的锻炼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达到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要能够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更加有助于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对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接触图形化形式来,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生本身对事物有直观的认识,对于色彩的兴趣也比较高,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图形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更好的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习惯。在对问题分析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相关知识内容时,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让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内容,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将其转化为图形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大纲的要求,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能够更好的感知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奥妙,通过情境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全程的方式,也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对身边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此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球体等立体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内容时,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知识以及来会相对很抽象,学生根本想象,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学进度,而这时教师可以将长方体、正方体等相关的立体图形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也可以找出生活当中存在额正方体和长方体。例如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足球、乒乓球等,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还要能够在结合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通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例如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的生活情景:去商店买东西,买一支铅笔一元钱排三只铅笔多少钱,可以让学生加实习生活中亲自去体验,通过亲自去体验,学生会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加的形象生动化,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化对于知识的内容,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通过和学生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能够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认识到知识内容和自身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体现其中的价值,以此更好的体现小学数学学科价值。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强化教学效率。
         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图形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更好的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学习。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大纲的要求,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能够更好的感知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奥妙,通过情境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情境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全程的方式,也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对身边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此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对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艳琼.浅谈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低碳世界,2017(17):255-256.
         [2]辛玉芳.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65.
         [3]王立斌.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22):216.
         [4]李士贤.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6,3(27):324-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