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云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罗明小学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能力要求及学生的阅读需求和特点,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一、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增加阅读过程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色彩、声音等方式中,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观看、阅读、思考的高度结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学生仅通过文字的描述很难理解黄山上的石头都奇在哪里的,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黄山的美丽。如果教师引入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黄山景色的图片、视频等,就会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刺激,促使他们加深对课文景色的理解与认知,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情感。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让阅读教学的方式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了语文教材中重、难点的难度,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
二、增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心理等特征,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层次进行阅读内容的拓展,从课外引入让学生感兴趣的部分阅读篇章或是选节。具体而言,老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生动活泼的阅读内容,也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自行设计充满乐趣的素材资源,或者将学生身边常见的生活琐事进行设计,作为课外阅读的选材与情节。例如:如果有些学生普遍喜欢童话故事,老师可以安排《安徒生童话选》阅读篇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入《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选》。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都希望长大后当科学家,那么根据他们的这个心理预设,老师则可以将《科学家故事100个》作为主要的阅读素材。如此,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阅读。
三、依据教学要求制订阅读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方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使阅读教学对学生思想、知识、情感及良好语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订长期、具体、细致、明确的阅读计划,以促使学生保持长期有效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技巧和能力,并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思考及探究能力。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在制订阅读计划时,教师要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推荐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书单。一本好书如同一位好的教师,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理念、精神品格、科学素养提高等方面精心选择和推荐有价值的读物,使学生在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的良性循环中得到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但在推荐书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力和兴趣点把好关,选择学生易于理解、感兴趣且通俗易懂的读物,而对一些内容深奥、超出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古籍名著等读物就不宜作为推荐书目。二是制订目标明确易于执行的读书计划。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自长期的读书积累。在制订读书计划时,不可贪一时之功,而要从长远、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的角度来制订,关键要通过计划,让学生养成长期坚持有效阅读的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坚持阅读,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了解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并及时为其化解,以使读书计划得到落实,在长期的坚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丰富阅读教学的载体,激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学生的阅读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只是在繁重的作业任务之下变得有所懈怠。老师要根据这一教学阶段性特点,着重激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和思维辨析能力。就此,老师要打破单一化的教学载体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式课堂,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幻灯片,来有效调节学生的阅读思考活跃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授《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制作有关的动态图来向学生展示诸葛亮计谋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并通过播放视频来加深学生对草船借箭这一场景的印象,还可以通过PPT形式,模拟出草船借箭的整个过程和画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具体的故事细节。
五、开展学生个性化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来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采用开展学生个性化阅读活动的方式,让整个阅读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帮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活动中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采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读的方式阅览这篇文章,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将内心的阅读感悟和心得进行相互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阅读比赛的方式,考察学生富有情感阅读文章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发挥学生阅读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年纪小和生性活泼好动的阶段,所以,阅读课堂教学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阅读学习主动性,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出发,强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自觉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中。例如,教师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将文章中一些道具和服装通过课堂展示给学生,利用这些道具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和注意力,此时,学生会连声询问“老师,这是做什么用的?”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所要学习的文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之前卖了一个关子,所以学生会积极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文章,并非常主动的翻生词表,寻找其中的生字与词语,并将其标识出来。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可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阅读文章的方式,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结束语
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长远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运用多种有效策略,不断探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便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长此以往,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鲍兰英.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9(35):139.
[2]梁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3):19-20.
[3]丁晓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天津教育,2019(34):163+166.
[4]孙晓敏.试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94.
[5]梁广欣.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