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 要:如何兼顾学生的参与性与差异化,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个教师都有可能考虑的问题。在课堂中,我认为分层模式较好地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差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 参与性 差异化
一、通过深入分析准确界定学生学习基础情况。
刚接手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第一节课并没有正式上课而是跟孩子们聊看过的书,聊对语文的看法,我感受到这个班学生不太爱发言,爱看书的孩子不多。第一次上课,让学生放声朗读,只有零星的读书声,第一次考试阅读没有方法,作文大多数人完全不会审题。如何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于是我想到了分层教学,我将学生按照能力、基础与学习态度发展状况,细化为 A、B、C 三个不同的层级,班上共48人分8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每个小组都兼顾A、B、C三个层级的学生。每一个层级都进行相应教学设计的优化,出发点为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了最大程度地吸纳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实现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分层设定导学案,保证学生的学习目标因人而异。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课文篇幅加大,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考试的题型有些完全没有见过,这给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有些中等生成绩跟小学差距太大,不能适应很快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为了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有信心,我适当地降低学习的难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我首先从门槛最低的朗读开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情乎”。一定的情景产生一定的情感。我们班学生朗读能力差,而借着课文我让学生分小组在讲台上进行了多种形式地朗读如:个人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起初学生还不好意思张口,我就率先示范朗读,在我的带动下学生慢慢放开了自己,开始享受读书的过程。甚至有时他们自己会设计朗读的方式。《世说新语》的情景剧表演我公开招募演员。尽可能地鼓励学困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在朗读中使自己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言皆若处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学生通对这些文章不断朗读、表演,能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语文课堂的趣味,同时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包含的思想和艺术养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让课堂互动内容体现差异,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效果。
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师的提问是最重要的互动载体。这一互动过程我认为应当体现出分层原则,有差异地设置教学提问。既要有高难度的提问,也要有一般难度的提问,不能让语文教学活动变成优秀生的表演,而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班上那些因学习基础薄弱而自卑得学生受到关注。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的个人简介,词语理解等问题我让学困生作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在强化他们的基础。第2、7段的赏析句子,我首先跟学生板书赏析角度:修辞手法,句式,词语等,答题格式事先也给学生训练过了。这样的问题就由中等生作答,让学困生对比参照找出差距,兴许下次他就有进步了。
难度较大如文章主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句子这类的问题,由优生展示,若仍有疑惑。再由小组讨论后作答,让优生感受到挑战,分层提问能够兼顾到每个阶层的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配课堂讲题任务,如时文阅读我选择错误较多的学生讲解,让他作为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课堂。文言文练习,让学生自己查古汉语字典,在黑板上讲题板书,学生作为小老师亲身体验课堂教学,定会受益良多。
根据课堂教学节奏、进度以及实际需要,灵活选用适合的教学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灵活驾驭效果 。
四 、教学评价注重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奖励比惩罚更有效。现在的学生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一味地惩罚学生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且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对学生课堂表现,背诵和考试成绩进行积分激励,背诵课文前十名均有跟学习有关的物质奖励,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增强成功、满足等情感。班级语文前三名和进步最大的三名在班上大力表扬,并让全班同学集思广益为他们设计奖状,由教师打印张贴在教室。给予他们最大的荣誉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课堂上的表现优生和学困生表扬激励的标准应该有所区分,如优秀生在实现了难点突破之后予以表扬,而学困生只要能够开口大声表达,不管正确与否,就应当表扬。通过激励评价让学困生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有效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五、在课后训练中分类安排,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坚持分层设置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训练巩固的内容。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语文月考成绩44分只做了选择题,古诗默写和作文,其他题均空着。针对这种情况我单独从能力考核与知识点考核两个方面进行分层要求。在能力考核方面,如背诵、口语表达(好书推荐会)必须过关;在知识点考核方面,要求他们做一些基础题目我亲自批改,以保证他们在付出努力之后能够被重视。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每周至少做一篇阅读,我全批全改,并给他们方法上的指导。
为了使优等生每一次的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拿给我讲,我再一一批改,这样面批面改,相信比大而化之,要有用的多。
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语文教学生涯中,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初级阶段,但是对语文教学我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会坚持在小组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模式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给予他们量身定做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根平.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科学教育,2011,(3).
[2]盛慧.分层教学:适应性教育的艺术[J].新课程(综合版),
2010,(11).
[3]林若如.分层教学不同目标的定位———课堂教学的“分层
互动”模式分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2).
[4]闺秀云藏谈分层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