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605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学生要想较好地解答应用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锻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解答应用题的机会,借助一定量的训练活动使得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解题规律。本文主要根据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教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习惯;训练
应用题解题能力是衡量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提高应用题教学实效是促使小学生更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加强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应用题的掌握关键在于解题能力的培养,而解题能力的培养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解题技巧的传授与培养就成了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培养应用题解题习惯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应用题教学中,应当养成引导学生挖掘题干,提取有效数字关系的习惯,通过学生对题目的阅读理解理顺解题思路,再经过教师长期的有意识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一根钢管长度为20米,第一次截去了它总长的1/10,而第二次又截去剩余长度的1/2,求还剩多少米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节线段,接着分成十段并告诉学生:“十分之一就相当于将这根钢管分成了十份再取其中一份”然后让同学试着将1/10长度圈出来,笔者又将同学圈出的“一份”擦去,再让学生来圈出剩余钢管的1/2。经过笔者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学生基本都明确了该题的含义和解题思路,对分数的理解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二、注重应用题解题策略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没有运用有效的策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应用题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构建一套有效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对题目类型以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有时会出现思维定式,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变思路,让学生跳出思维的框框,打破思维定式,找到解题的思路。应用题解题策略是指探求问题的答案时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是最高层次的解题方法,具有普遍性,面临一道应用题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是学生接触和分析问题之后,首先进行的选择性的思维操作。如:一位农民养鸡240只,平均5只鸡6天喂饲料4.5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鸡15天要喂饲料多少千克?写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己有的知识经验从前面的对应关系中便很快得出两种解题策略。策略一:用归一法要求出1只鸡一天要喂的饲料,再求240只鸡15天的需的饲料,即4.5÷6÷5×240×15=540(千克);策略二:每只鸡每天喂的饲料是一定的,根据倍数关系,只要求出240只是5只的几倍和15天是6天的几倍,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4.5×(240÷5)×(15÷6)=540(千克)。再如:一个车间有工人180人,其中女工占3/5,后来又招进一批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车间总人数的7/8,又招进女工多少人?一时看起来面对此题束手无策,但认真领会题意后,你会发现,女工人数的变化引起全车间总人数的变化,但男工人数始终没有增减,实际就是这道题的突破口。综合算式为180×(1-3/5)÷(1-7/8)-180=396(人)。这种解题策略能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不断反思、回顾,打破思维的干扰性,容易打开思路,合理有效地调节解题思维,使解题思路更清晰。
三、生活化应用题教学
传统应用题内容一般都是由人为编造的,内容大多人为化、程式化,缺乏生动感和实际意义。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应用题完全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的解答兴趣与热情。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答题兴趣,教师需要对原有题目进行适度创新,拉近应用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原本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应用题进行适度的调整与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取而代之,以增强熟悉感。以具体的数学例题为例:“西南纺织厂今年上半年生产棉布850匹,正好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的5/9,问‘今年原本计划生产棉布多少匹?’”在这道应用题中“纺织棉布”与“西南纺织厂”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所以教师可改编为“假设本班级的学生有420人,占了全校学生数的5/11,全校学生有多少人?”这样的题材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在接到这道题目时首先会惊讶于题目中的数字“420”会疑问“班级怎么可能有420个女生?”这样的出题方式会让学生愿意来讨论,在讨论时也会有话可说,也能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并运用恰当的逻辑思维解答问题。当然,有些应用题所涉及的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数据落后,学生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以银行存储利率为例,有的应用题提及“年利率5.6%”这显然与当今的实际情况不符。教师如果对这些数据不管不顾,只是要求学生算出答案即可,就会影响应用题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当前的银行利率实际,将其变为“年利率2.7%”这样,既能使应用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还能让学生真正了解银行存储知识。
总之,应用题作为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需要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将解题思路与策略浅显化,将解题方法一般化,那么,学生的解决问题水平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靖.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18期
[2]蔡有语.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 2012年07期
[3]刘蓉.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J].《新课程导学》 2012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