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水平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李春婷
[导读] 新时代下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采取有效管理策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学习管理
 


         李春婷
         (沈阳铁路第五小学 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新时代下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采取有效管理策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学习管理,已成为小学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意识到当下小学生思想和习惯的变化,应该及时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系,采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方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生活学习指导,积极探索出一条小学班主任管理路径,全面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引言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且全面的工作,要想突破管理工作的困境、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创新管理体系,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转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把握重点工作内容,促进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有效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管理平台以及教育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需要班主任正确意识到这一变化,采取全新的管理方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班主任角色的重新定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定”,小学班主任员是组织学生思想教育和引领学习作风的核心人物,是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人员。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小学班主任是施教者、管理者,但是随着新时期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变化代,传统的角色定位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管理任务要求。当代小学生的主要群体是05后,10后也开始逐渐步入小学校园,这些群体由于生长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于00后,这一代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在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十分脆弱的,强大的外表和敏感的内心形成了一个矛盾体,对于这样一种群体,班主任如果仍是以高高在上的施教者和管理者进行交流,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当下大多数学生更希望看到一个和蔼的、充满亲和力并且与时俱进的班主任,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及时创新工作模式和思维。
2. 传统管理方式面临较大挑战
         传统小学班主任更多的是开展班级会议和学生一对一谈话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这其中仍是班主任占据教育主体。然而随着新时代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这种单方面的“说教”已经很难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很难起到预想中的教育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当下的学生管理需要班主任更多的考虑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交流特点,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3. 手机、互联网等问题
         当下小学生普遍携带手机,网络时代的虚拟性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和自由沟通的平台,当代多数小学生由于出生在较为富裕的家庭中,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为丰富,且缺乏父母的有效管理,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适当的发泄自己的情感和学习压力,但是另一方面,虚拟的新媒体由于缺乏约束性,会在一定程度让学生违背原本的伦理道德,更加放纵自我,在网络上不计后果的胆大妄为、为所欲为,更有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体验无法自拔。当下很多小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环境和网络游戏当中,很少有时间或者精力投入到学习或者社会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亟待班主任发挥出有效的管理作用和正确的学风引导。


二、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
         1. 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小学班主任首先要正确意识到新时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的变化。其次,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要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路径。然后是转变传统的班主任为主体、以单方面灌输和说教的教育方式,利用多种教育交互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接收到学生反馈的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最后,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做到和学生的平等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2. 利用QQ、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
         微信、QQ是一个活跃性、开放性的信息交互平台,学生能在其发表自己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所以,微信、QQ能够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并通过学生真切的思想动态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辅导。
3. 开展班级议程,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
         议程属于传播学上的理念,是指通过设置不同议题影响人们所关注的内容或者内容的先后顺序。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议程设计,在QQ群创建出一个当下较为热议的话题,让学生在底下积极讨论,比如同学们如何看待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同学之间和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等等,这些都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此外,班主任自身也可以加入讨论之中,看看学生们的不同看法,并且通过评论和回复引导学生的评论走向,让学生们话题的讨论方向始终正确,并通过学生的反馈迅速找到一条提升管理效率的道路。实践表明,班主任参与到话题讨论并进行评价回复,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能够快速的实现管理模式转向。
4. 构建班级文化角落,将班级的管理权交由学生
         班主任管理的灵魂在于优良的班级文化,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构建班级文化交流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出良好的环境,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班级活动又是班级管理自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的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即是让每一位班级学生都能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公,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来。其次就是激励性原则,一个优良的班级管理活动要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鼓励和启迪作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心理,全面促进其身心发展。然后就是社会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包括让学生将日常学习生活和一般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第四是多样性原则,班级管理的活动内容要更加丰富多彩和多元化,这样可以极大的促进小学生的积极性,也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手动装饰教室,营造出洋溢着书香气息的学习氛围,并在班级的各个角落贴上标语,让班级的每一处都散发着少年的朝气。例如,班级在每个月或者每半学期进行一次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对班级进行装饰,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文化交流,这些交流可以是最近的学习感想或者感悟。
5. 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体系
         小学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热爱的班级活动,让这些活动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多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当中来。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利用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增强骨干学生的思想觉悟,让这些优秀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实现班级的学习宣传和生活宣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方位发展。
三、总结
         新时代背景之下,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难题,因此,班主任要深刻意识到这些难题,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修养和思想品质,借助于现代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动态以及思想动态,将工作方式从单方面说教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并发挥出班主任蕴含的巨大影响力和引导力,全方面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海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J].才智,2018(30):172.
[2] 石兴媛.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中华少年,2020(08):123+125.
[3] 袁淑娣.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J].华夏教师,2019(11):81-82.
[4] 还静.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情感读本,2020(03):65.
作者简介:李春婷(1976.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学历,沈阳铁路第五小学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