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赵明福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兴趣的培养对小学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赵明福
         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红军小学  云南省   昆明市   651507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兴趣的培养对小学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必须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强,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小学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的初级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堂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激励奋发学习。本文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做以下分析。
(一)行为世范,正确的师生观
1.1关心学生,培养感情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除了用知识本身来教育学生,还应该用教师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有些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认识性的学习,也有感情性的学习,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用真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鼓励差生,增强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依赖于成功。学生是否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快乐感,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开始就不认真听课,久而久之,便感觉学习很吃力,不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感,时间一长,他们便缺少信心。这时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让他们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及时的鼓励表扬,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感觉教师时刻关心鼓励自己,因此会产生学习动力。当然,在日常行为表现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产生对生活的信心,也会对所教的数学更喜欢。
1.3平等待生,建立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会更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成为主要的需要”。只有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公平,能够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当学生犯错误时,要以宽容的态度来教育,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中创设情境
2.1巧借游戏,在乐中学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它和教学的相互配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发散思维。另外,数学游戏为学习提供宽松的活动空间,学生可以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2.2创设故事情景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可见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始一堂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听到老师讲故事,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要讲故事的内容。用童话或动画中人物故事作为数学情境,必定能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不仅能快速集中注意,进入高效学习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也会浓厚,积极地思考问题。


2.3展示数学历史背景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数学历史、人物传记或趣味性数学故事等,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家为真理奋斗和拼搏的故事,不仅有助于培养兴趣,而且也增强爱国情感。
2.4巧设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学生的新知与旧识,已知和未知在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要利用这一矛盾精心设疑,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扩大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主动学习。在学习“观察物体(一)”时,可四人一组不同方位观察模型,每位学生看到的不同,就出现认知矛盾,再引领学生去验证探知。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能迅速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2.5创设生活
          结合实际生活的学习情景,化抽象理论为具体形象,可以降低理解难度。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好数学,产生数学意识,促使学生学习动机,从而喜欢数学。如果能恰当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生活中,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从社会生活中抽象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离他们很近,生活离不开数学,可以用到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时,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
2.6动手操作,实践求知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适当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得到答案,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巧借多媒体,提高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式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优势更明显,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会引发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技术,借用声音及动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学内容如图形与空间方面,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明白,通过多媒体自身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学工作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这需要教师花时间精力,贯穿每个教学过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进行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2.1.8-49.
          [2]李海霞.素质教育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12:24-25.
          [3]潘俊香.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09.
          [4]宋瑞敏.谈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15.
          [5]张洁.浅议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