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
张掖育才中学 甘肃 张掖734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的以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应适应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注重对学生的科学引导,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不断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升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发展;主动参与
在当前的新教育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积极性的培养有了新的认知。在体育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进行了众多尝试。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改革的压力,或者是教师对教学方案的积极探究与创新。通过不断地尝试,让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但从当前的体育学科教学,不难发现不重视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的现象依旧存在。
一、初中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体育教师也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施有效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这是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二)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主要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初中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非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引导,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并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身心更好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三)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融入于课堂教学,更加积极自主的获取知识。而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运动观。
二、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发展
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但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师却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并不能够从学生身体素质、个人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通常会以同样的教学要求和标准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个性无法发展。
(二)体育课堂师生缺乏有效互动
师生互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将体育知识与技能放在首要位置,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体育活动参与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有待创新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缺乏发展空间。教师将教学内容作为重点,而对于考试关联性不大的教学内容时,常会被教师忽略。在教学中许多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优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依旧采用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参与积极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三、有效提高初中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效实施体育教学
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效实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点,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首先,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其次,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设置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有效交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提高学生的参与自信心。首先,教师需要构建和谐温馨的体育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其次,重视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科学的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应给予赞赏鼓励,对于不太积极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的引导,更多的去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有效互动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有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才可以让学生兴趣倍增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首先,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尽可能让教学内容灵活多样,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其次,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科学性。最后,优化教材教学内容。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情境化、生活化、游戏化等方式呈现,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拥有不同的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训练方法。其次,可以通过适当的竞赛形式。增加学生的竞争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融入适当的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从当前的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来看,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寻找新的发展契机。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并通过丰富、科学、生动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新华.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11):73-74.
[2]白永萍.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之我见[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 000(032):239-240.
[3]杨毅.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 533(0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