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杨易诚
[导读] 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之一

         杨易诚
          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514300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据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促进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构建起正确的阅读思路,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从多方面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语文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其中包涵了我国上千年的历史知识、文化素养,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新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加。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得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发展。
1.合理地制定预习任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课前预习,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需要阅读的内容。因此,在每一次阅读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好相应的预习任务,以使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找到自己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其进行标注,以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问题加以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可以得到有效的完善。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特点,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依据教案内容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预习习惯。
2.做好课堂教学导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整个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微课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等,都可以及时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为后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准备。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文章的内容导入相关的写作资料、写作背景等等,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圆明园建筑物毁坏前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并将其制作成微课,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导入。学生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件内容,体会到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历史古迹的损毁,使得学生与作者之间能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后续阅读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3.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大都相同,在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非常僵硬、麻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不断降低,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在面对大量文字时非常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周围可利用的资源来开展教学阅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理解。以《渔夫的故事》教学为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讲解阅读内容之后提出问题:“文中的渔夫在捕鱼的过程中虽然碰到了恶魔,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害怕而慌张,放弃生存的希望,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恶魔。那么同学们,渔夫是如何战胜恶魔的呢?如果是我们遇到坏人时,我们应当怎样处理呢?”之后,学生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想到了许多答案。如此一来,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锻炼学生动脑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此外,在讲解完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分享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学到的阅读能力讲述给自己的父母,并询问父母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4.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应当意识到课内文章的阅读与课外文章的阅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其阅读目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在课内文章阅读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生字、生词,还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重点段落,理解文章的中心含义。但是课外阅读却不同,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自由度更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如果学生想要了解某一知识点,那么学生可以通过浏览课外文章的目录或是梗概进行选择,以获得自己的需要的知识。为此,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底蕴。
5.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日后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阅读学习带来新的体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3):50.
[2]高作宏.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42.
[3]王静.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8):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