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若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摘要:听说课中口语的操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习得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操练,运用目标语言,信息沟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创设信息沟可以让学生进行高效率的操练,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里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对目标语言进行感知,运用,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关键词:听说课;信息沟;真实的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以“能用英语做事情”的前提去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本质上明确了英语的工具性,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要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还明确了活动的设置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正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并能在展示活动中感受成功。
因此,为了设置符合这样要求的活动,信息沟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
一、信息沟的重要性
现在的英语课堂看上去比以往热闹许多, 听说课中,教师常会让学生用目标语言以编写对话、分角色表演会话、复述课文等形式进行交际,学生都在开口交流,但这种以背记为主的语言活动的背后仍是机械的操练,教师过多控制,学生过多配合,这样的交流我们可以称之为“伪交流”。
但交际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信息的互通有无。意思是说一人知道信息,而另外一人是不知道的,有疑问,想要去确认的或者在交流中能获得新鲜的事物,这样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交际。如果在对话中不能获得信息,这样的活动是没有交流的意义和目的的,那么沟通者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信息沟的存在与否决定了是否将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学习,也是判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让学生通过本堂课的活动获得新知的判断标志。
二、创设信息沟的常见误区
创设信息沟的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创设的情境不真实,是虚假的。比如明明大家都知道答案,却要假装不知道来编写对话。比如幻灯片上有人物有图片,大家都知道人物在进行什么活动,却让学生合作来提问,如A:Did she dance at the party? B: Yes, she did./No, she didn’t. 这样的一个活动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信息沟一定是一方知道答案,而另一方是不知道的情况下,去进行对话才能获得信息,是一个真实的情境,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三、创设信息沟的原则
信息沟意味着信息差,就是一人知道,而另一人不知道。两人之间有信息差,这样才存在信息沟。通过沟通能够让倾听者获得新的信息,新鲜的事物,或者能够解答疑问,这样才是有效创设了信息沟。有效创设信息沟可以让学生有真正沟通的意义,让对话不再是为了操练而操练,而是创设真正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编写对话从而获得信息。创设信息沟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以任务为中心。就是布置一个任务,围绕这个任务去展开,而不是围绕目标语言的操练而展开,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创造学生之间的信息差,然后让学生去开展调查,对话去获得信息,在调查对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用上目标语言,获得信息,从而达到信息平衡。
2.以学生为中心。活动的设置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他们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事情,这样开展的调查才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否则任务就只是任务。活动期间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严格控制自己的说话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展示空间。
四、如何有效创设信息沟
以这篇对话为例,这篇对话讲的是康康的生日派对,朋友们在他的派对上进行了唱歌跳舞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该篇的目标语言是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其答语,如Did she dance at the party? Yes, she did. No, she didn’t. She played the piano at the party. 此外,还有一些生日派对上的活动的短语。生日派对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也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此外,学生通常也都有举行和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因此基于这样的目标语言和学情,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情境创设信息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展开目标语言的教学和操练。
活动一:独立自主来猜猜
教师展示自己参加过的派对的一些图片,遮住一部分,附上人名,让学生来猜测他们在生日派对上做了什么。图片上有人名和一部分的图片,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幻灯片上已有的信息来用目标语言来猜测:Did Linda play the piano at the party? 教师来回答:No, she didn’t. She danced at the party. 在此环节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该情境是真实的,教师知道答案,而学生不知道,从而创造了信息沟。另外,在该环节中还能进行其他短语的教学,为下面的操练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两两合作来对对
在聊完教师参加的派对后,自然引入康康的生日派对,让学生听对话来连线,康康的朋友在康康的生日派对上开展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在听对话时,学生需要通过连线来匹配人物和派对上的活动。听完后,教师不是直接校对答案,因为这是操练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让学生两两合作,以一般疑问句的方式来校对答案。例如:学生A:Did Maria play the piano at Kangkang’s party? 学生B: Yes, she did./No, she didn’t. She... 如果是No,学生则需回答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既达到了目标语言的操练,又可以让学生有真正的沟通的意义。因为这样的沟通是有意义的,学生要通过提问通过编写对话来确认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活动三:小组合作来说说
在经过有效的操练后,进入语言运用的环节时,创设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情境十分重要。在产出环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来了解伙伴的生日派对。在开展调查前,每位同学都写下自己派对的人员名单和活动清单,但是不告诉别人是谁进行了该项活动。因此学生需要通过采访来进行活动与人员的匹配。那么采访时就自然而然用上了本节课的目标语言,Did Jack sing a song at your party? Yes, he did./No, he didn’t. 这样的活动会让学生觉得十分有趣,因为他们是可以多了解自己的同伴一些,还能够促进伙伴之间的友谊和交际能力。在采访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四人的小组中选出一个代表来谈谈他认为四个人之中最有意思的生日派对。这时候就不再是用到一般疑问句,而是报告的形式来输出为一篇小文章,对语言的运用又更加综合,没有只局限在一般疑问句的操练。
结语:
在听说课中,创造真实的情境从而产生信息差,这样有效创设信息沟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带着真正的沟通的意图来进行目标语言的操练,从而达到内化。这样的活动才是有交流的意义的,才是真正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年版)》
《英语课堂教学应设计信息沟》张琦
《创造“信息沟”克服学英语的厌倦情绪》景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