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多元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何波
[导读] 众所周知,古诗词文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何波  
         (四川省平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622550)
          摘要:众所周知,古诗词文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其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具备的极强奠基意义。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本文在结合了笔者的教学经验基础上,论述了几个不太成熟的诗词教学方法,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多元方法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也应当积极创新,紧跟时代的前进和发展。针对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如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巧妙结合多媒体技术;实施课外诗词教学拓展以及组织多彩诗词活动,简要谈一谈小学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具体方法,希望可以凭借我们教师不懈的努力,尽快营造校园诗词馨香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学习乐在其中,更学有所得。
          一、引导学生小组学习,攻克诗词理解难点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品味诗词人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很多情况下,教师采用的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毫无思维的过程,盲目被要求背诵古诗词的翻译内容,这种做法就相当于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创造思维形成,基于此,笔者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学习古诗词文化,以求化解诗词教学的难点。
         比如,在教学指导《悯农·锄禾》一课时,如何让学生去了解作者“李绅”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正确解读作者李绅想要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体恤和悲悯之情呢?首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去搜集关于作者“李绅”的资料,辩证的分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各自分工的方式,去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四句话,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可以献言献策,对诗词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做相互交流和探讨,如此,课堂上教师的管制越来越松,学生的自学能力越来越强,诗词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高。
          二、结合新颖媒体技术,深化诗词教学意境
         古诗词具有非常明显的意境美,如《望天门山》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就表现了天门山的奇秀险拔以及碧浪滔天的磅礴气势,又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又再次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瀑布水流自上而下的强大冲刷气势,以及留给人们的无限遐想空间,再如,《清平乐·村居》中,作者辛弃疾更是向我们描写了一派优美的田园之风,其中天真无邪的儿童和鹤发童颜的老人,都展示了乡村与世无争,安静恬淡的生活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作者所希望的生活。这些优美的诗词意境仅靠我们引导学生朗读,或者是观看教材中的插图,是很难达到促使学生体会和感悟效果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古诗词中所描写的优美、真实自然风貌,如“蓝天”、“白云”、“小溪”、“鸟儿”、“花丛”、“群山”等,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技术给学生以综合性的动态效果呈现出来,体现出视频教学的生动性和新颖性,更深化诗词教学的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三、多作课外诗词交流,拓展学生诗词见识
         在应试教学思想下,多数的学生其思想被人为的限制在了课内的范围中,而无法看到课外的华丽风光,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教师更加注重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教学,各种诗词答题的秘诀如潮水般涌向学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将诗词学习视为包袱的问题,他们感受不到任何的学习乐趣,故学习效果停滞不前。基于此笔者从学校的阅览室借出了一些古诗词书籍,然后通过制定课外诗词教学计划,每天分享一个诗词,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完之后又哪些感想,或者是对诗词意境有怎样的领悟等,坚持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的古典诗词学习视野会越来越宽,诗词品鉴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四、组织多彩诗词活动,营造校园诗词馨香
         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的播出,让很多的国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流失,更由此明确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意义。所以,为了在校园内部也能营造良好的诗词馨香,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结合各个教学资源和其他教师资源的优势,设计多元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如“校园好诗词”比赛,考察学生在课下的古诗词文化积累,对比赛中获得优秀名次的学生进行相应形式的奖励,如颁发证书或者是现金、奖品的奖励,又如,学校还可以组织诗词仿写比赛,鼓励学生以某种格式的古诗、古词,如“绝句”、“清平乐”、“江城子”、“念奴娇”等,进行仿写,看哪些学生可以填写的既合理,又合情,比赛结束后将优秀的仿写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示牌中,激发学生深度诗词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质量。
         综上,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较为重大,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和借鉴,期望以我们不懈的努力,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文化的兴趣,让我国古典诗词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杨玉民.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
         [2]韩俊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
         [3]王华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J].华夏教师,20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