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彭淑君
[导读] 传承和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彭淑君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传承和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则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并不理想,达不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不重视对于诗词蕴意和其中文化精神的传达,只是让学生们记忆和背诵相关的知识点。因此,这样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的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们进入到诗词的世界,让学生们深度的领略诗词之美,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精神,还有诗词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利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渗透传统文化,为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传统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策略很难能够达到以上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引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更好地开展。
         一、创设诗词情境,加深学生感悟
         仅仅通过朗读诗词以及了解诗词的内容不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诗词的感悟,更无法领略到诗词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弊端之一。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将诗词内容直观化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对于古诗词的感悟,达到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诗词情境创设,将诗词描绘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勾勒和展现出来,方便学生们去感悟诗词、理解诗词,更好地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表述。本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就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古诗词情境,加深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例如本人在进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古诗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领会诗中对于作者身处异地、心怀家乡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能够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表现出来。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找到了一些与古诗相关的背景图片,将其插入到PPT当中,配合相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们进一步的感受到作者那种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除此之外,背景图中还有着登高祈福、赏菊以及插茱萸等等的背景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和相关的介绍,让学生们明白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更好地让学生们理解古诗词,也达到了在古诗词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二、开展感情朗诵,加强学生理解
         古诗词不仅仅需要押韵,而且还有一些韵律和感情惨杂其中。所以古诗词也可以进行朗诵,尤其是古词,更是有对应的乐曲配合,可以吟唱和吟诵出来。带有感情的朗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去理解诗词之美,也能够对于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往往只带领着学生们进行朗读,很少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因此,这也不利于小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本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就会示范给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诵,让学生们去感悟诗词中的情感和蕴含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们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例如本人在进行《示儿》这一首古诗的教学时,就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从一开始的“死去元知万事空”的那种悲凉,到后来“王师北定中原日”那种坚定地信念以及最后“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种爱国情怀,用不同的感情来进行朗诵。在进行古诗词朗诵之后,学生们对于陆游先生那种拳拳爱国之心、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达到了爱国这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教学目的。
         三、借助历史,传达传统文化
         很多的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是仅仅凭借单纯的古诗词翻译是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们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够让学生们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历史,来将诗词内容更直白的让学生们去理解,更好地传达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
         本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会在开展教学之前将古诗词当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典故或者是知识点进行搜集,然后在教学时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达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更好传达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例如本人在进行《元日》这一首古诗的教学时,我就会将其中一些与历史典故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屠苏是指屠苏草泡的酒,一般是在春节才喝,为的是祈求赶走瘟疫、能够长寿。桃符是指古代的一种风俗,用桃木板来写上两个神灵的名字挂在大门旁边,用来消灾避难。通过将相关的典故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明白元日也就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有哪些,古代与现代的不同等等。达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更好传达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的开展古诗词教学,并且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做好铺垫。那么就应该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束缚,将诗词内容和文化精神更好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其理解并且接受。
         参考文献:
         [1]韩冬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
         [2]李仕玲.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充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J].求知导刊,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