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娟
西藏林周县中学 850000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书面表达一直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凡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重视作文教学的发展,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提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写作充分展现自身的语文经验和知识,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输出,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对策研究
引言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境,教师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改变单一化作文教学方法,创新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以此才能提升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技巧,让学生轻松写作,改变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现状。此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加强课外阅读和优质文章的背诵,坚持每天写日记,不要惧怕写作,要对写作充满信心。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困境分析
(一)写作主体的丢失
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写作文、写日记本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思想的一个方式。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长此以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逐渐演变成教师想法学生写的局面,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初中生他们的写作只想呈现教师或他人的观点、意见,或者说他们的写作中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见解了。基于此,学生的想法和教师的想法杂糅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学生写作主体的丢失,写作动机日益弱化,写作所需的创造性被淹灭,初中生萌发的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也逐渐消失,也就出现了我们今天写作课堂上抱怨的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他们一度认为所有的写作活动都是极其痛苦的,甚至有些学生一听到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就心烦。
(二)脱离生活实践
在写作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应该加强初中生对生活的认真观察与感受。每次的写作话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不是“徒手摘星辰”。
但在现在的初中写作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提高作文分数而讲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试卷或者教师平时布置的写作作业而被迫“写作文”。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初中教师在展开作文教学的时候,也应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对作文课堂进行设计。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课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对学生写作方面的限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写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作文创作的时候充分抒发自身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自由展开写作并不代表着跑题,教师应教授学生正确进行作文题目立意的方法,同时,在选择作文素材的时候,也应该提升学生所选的例证与作文主题的符合程度,这样才能有秩序地开展写作教学工作,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陶行知主张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其实写作教学亦是如此,它也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学生写作文需要从个人的生活实践中获取写作“原料”,同时通过写作来发表自己对社会生活、人生、事物等的态度和见解。所以初中生想要写出好作文,想要在写作方面提高分数,就需要联系生活实践,只有将写作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他们才能写出好文章。作为教师要积极主动的组织一系列与初中生的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帮助他们搭建写作与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他们如何提取社会生活中的素材。
(三)向学生传授实用性的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发展规律,传授其一些实用性的写作技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写作方法及技巧时,应改变一味灌输式的模式,而应该结合实例进行生动、灵活且详细的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领悟到其中的写作特色,真正将写作技巧活学活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作文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团队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对作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传授语文写作技巧,以使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提高其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9(08):127.
[2]李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44.
[3]范瑞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3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