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影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大石文桥小学,安徽 安庆246421)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逐渐融入各行各业中,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融入计算机技术,形成具体的微课资源,辅助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微课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资源;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可有效地展现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让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化,通过微视频,可生动形象的展现出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当中,让语文作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
一、选择教材内容作为微课资源,巩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写作,还不能好好把握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运用一些外来的素材表达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知识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微课资源,以巩固提升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的语句集中起来,这些语句重点描写一个人或者重点描写事物,描写人的时候主要反映人的神态、动作以及外貌特征,描写事物的时候主要是外观描写等等。教师可将这些语句制作成简单的微课章节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这个微课可以更好地掌握在写作过程中怎样描写人和物。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在具体开展微课课件设计的过程中,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在文章中挑选的一些优美语句合理融入到微课中。如此一来,在具体开展微课教学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便可以被有效调动起来,不仅能够有效记忆和灵活应用相应语句,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语句的扩写操作,对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影响。
二、要积极营造教学真实情景,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涉及到了大量以季节、环境、自然为主的题材。但由于小学生普遍阅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内容的观察不够细致,在写作时思维常常受到范文的限制,难以基于自身感受与体验写出真切、动人的语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在微视频课件的制作中,呈现各个季节的变化特点,以图片、动画等方式将春季的生机盎然、夏季炙热的阳光、秋季飘落的黄叶、冬季纷飞的雪花这些极富季节特色的元素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合适当的音效,让学生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更迭。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描绘出不同季节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课文通过微视频来播放草原的景色视频,让学生能够认知与了解草原的景象,真切的感受草原之美。在拓展学习阶段,教师可安排学生撰写一段有关草原的导游词,并让学生评选出优秀的导游词,由撰写的学生上台作为“导游”来带领大家进入到草原的美景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三、应与活动视频结合教学
小学生具有天性好动、喜欢运动的特点,因此,学校与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多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当中,充分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可让教师持续性地增强活动视频自身的教学功能,教师可将学生在校园当中的各种活动情况制作成微课视频教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视频这一微课课件来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对活动视频内容的复述,撰写活动视频文案,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再借助对相关活动话题的深入讨论,拓展学生写作领域,让学生通过习作练习来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将校运动会中学生参与拔河比赛的过程录制为视频,然后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拔河双方的竞争、动作,以及在比赛结束后胜负双方的表情、动作,以这种方式刺激学生进行写作,不但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动笔,更能够让学生所写出的作文更加言之有物,不拘于一格。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记录,为这些视频素材增加一些艺术文字、背景音乐,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人、事、物的习惯,这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四、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素材,开发微课资源
语文教学通常情况下离不开生活的体验,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都可以应用到写作教学当中。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还可以从生活角度考虑,提高视频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化观念体系还没有发展成熟,在生活的认识世界里与成年人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即便是生活素材,教师也需要从各种素材中选取最适合小学生使用的素材,进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并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语言描述能力以及感受生活的变化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坚持写作的好习惯。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比较优秀的日记内容当作制作微课的材料,向全班同学展示。并将其中精彩的部分进行说明,进而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微课素材问题,也为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供有利条件。
五、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价值却是非常显著的,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微课资源,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作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水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校园或活动以及小学生日常的生活等素材,创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思维逻辑,为今后的小学作文教学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艳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7+125.
[2]李秀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开发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83.
[3] 邹军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微课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新课程导学,2017(10).
[4] 余奕敏.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分析.新课程,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