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张虎珍
[导读] 新课标下语文的教学策略是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

         张虎珍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中学       467000

         摘要:新课标下语文的教学策略是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在语文教材中予以渗透和落实。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师观和学生观
         教师应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授课、评课等环节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提升和审美体验,同时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教师必须带头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字、语言的美,帮助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此外,语文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积极主动地积累知识,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积累知识;学生对于阅读教学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学生可以质疑、批判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同样可以学好、学深、学透。
         二、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第一,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语言知识,不是机械地灌输学生语言知识。第二,要培养三维阅读能力。认识性阅读着重文本材料“有什么”,批判性阅读要求读者在认识性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创造性阅读是更高层次的个性化阅读。第三,要重视审美情趣的培育。语文教学可开展多样的语文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发现语言美,也可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感悟作品中的人物美。
         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有效方法之一。首先,要做好平时的积累。语文阅读课注重对语言表达、情感抒发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课后学生的练习,比如读书笔记、写日记等。其次,要开拓思维。为了避免作文的“假大空”和千篇一律等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命题以便找到属于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最后,要丰富作文的训练形式。余映潮老师认为:“课文作文是阅读教学的一个侧面手法,即通过‘写的方式来‘读懂课文,是一种既能培养思维能力又能训练写作能力的训练活动。”也就是可以采用改写、缩写、扩写等进行课文作文,或者将写读后感、写评论等运用于写作训练。同样,新媒体时代也要关注“微写作”,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情感用简短的语言发布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自身经历感悟的记录。


         三、提供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学生要会上语文课,在课堂上就要会听,而学生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所以,学生要上好语文课,就要做到听觉和视觉并用,边听边思,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四、课外延伸,巩固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师在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让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学生可以到社会中去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可以到网络上读书,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老师可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可组织开展读书活动。阅读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散文,也可由教师指定,读后展开讨论,报告阅读的心得体会;可指导他们办墙报、板报、手抄报等,以各种形式宣传展示学生课外读书的成果。
         五、利用新的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
         新媒体资源应用于教学已是潮流,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也是提高核心素养的重点。多媒体技术走进语文课堂会带来很多的便利。第一,教师备课更便捷丰富。教师可搜集相关资料补充教案,也可以网上学习名师具体教学课程。第二,教师授课更生动形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枯燥乏味,可使得抽象变具体。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类似贯穿全文的复杂问题其效果会更好。
         目前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诸多途径,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大胆的去实践,我们语文老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和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活泼、灵动、有效的语文教学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14.
[2]田红.“对话”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参与主体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 2008(12).
[3]沈万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