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杨兴艳
[导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在课堂学习中较难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听讲

         杨兴艳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

         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在课堂学习中较难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听讲,使得语文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利用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内容选择,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帮助小学生由被动接受语文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和领悟语文知识的真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和智力成长的黄金时期,对学生日后的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而语文作为理论性和文学性兼具的学科,在提高学生核心素质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高效课堂的研发和推广自然也意义非凡。
一、设计问题情境,发展语文思维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因此,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利用问题引导他们深人思考,通过反复阅读和探究课文内容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教师可以把问题情境贯穿在预习环节、教学环节。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你认真读一遍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你能试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要留下字条?车子为什么会将反光镜撞碎?在问题指导下,学生能有所侧重的完成预习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顺利回答预习问题。在教学环节的问题能让学生进一步深人思考,通过再次阅读回答问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深刻理解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
二、创设开放性课堂,挖掘智慧潜力
         开放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积极思考过程中挖掘智慧潜力,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在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中,学生能够进行充分想象和思考,让他们在想、思、问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和发展。在创设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时,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走人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把亲身经历和生活情感和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查阅,收集和课文相关的信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能深人探究课文内容。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拓展课堂教学,把课外探究和课内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带到课外,继续探究和课文相关的内容。

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认真探究,拓宽思维面,掌握了更多语文知识,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有效性
         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较长,难以要求学生始终处于集中精力听课的状态下,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进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小活动,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休息,同时也使紧张的神经等待放松,消除小学生的听课疲劳感。例如,语文老师在讲到《陀螺》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讲述课文中对陀螺的描写语句,如“……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真正的陀螺,并邀请会抽陀螺的学生到讲台前给大家演示。这种课堂趣味活动能够给小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使听课的疲惫感消失,精神变得兴奋起来,为后续的语文教学提供动力。课堂小活动的频率和时常可以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灵活把握,如上午学生经历比较充沛时可以减少安排课堂活动,在下午学生比较容易疲劳和困倦时可以适当增加课堂小活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强调课堂重点提炼
         语文这一科目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要掌握好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需要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以此来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实现素质的深度提升和能力的多样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时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避免造成精力的过多浪费。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地掌握教材内容,熟读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中涵盖的中心思想和基本主旨,以此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和主要角度,帮助学生排除多余的困难和疑惑。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文章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从主人公的民族气节入手,重点让学生学习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爱国品质,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重点体会主人公的艰辛和不屈,以此来激励自己学习的斗志。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对学生的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要对学生平时在课堂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和整理,进而构建出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素质课堂。教师可以事先在黑板上书写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知识,并将这些重点贯穿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和挖掘。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往往就是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在教学进程中要充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提高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火兴龙.浅谈小水额高效课堂教学的优势[J].内蒙古教育,2019(35):24-25.
[2]郭学博.小学语文教学之高效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9(30):33-34.
[3]林欣.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某省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