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黎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幼儿园 653100
摘要: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孩子对于色彩、线条有着天然的兴趣,而利用绘画实现对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鉴赏力的基础之一,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活动的安排、设计与实施,忽视了孩子情感、兴趣、智能、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本文基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常见误区;解决策略
引言:
基于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培养幼儿鉴赏美、创造美的关键途径。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如何开展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活动,已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要求幼儿教师全面发展幼儿的艺术教育,不断探究改革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幼儿艺术活动的价值倾向,表明学前幼儿的艺术教育应该关注幼儿运用艺术形式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教师利用美术点、线、面、形、色彩、肌理、空间、材质等多样的元素,营造艺术情景,构建实践过程,能够激发幼儿主动表现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但是目前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对于美术教学活动缺乏重视,对于孩子与美术活动之间的互动缺乏敏感,无法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把握教育时机;由于一些教师缺乏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经验,更多的是通过示范指导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片面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等素养的发展,忽视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教学评价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参与的激励作用等等。针对此,教师应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对美术教育活动进行研究与探索。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
(一)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时期,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方法相对单一,基本上是以绘画为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为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教师较少干预幼儿的整个绘画过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相对缓慢。
(二)忽视幼儿的主动性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在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还是会结合计划教学开展美术引导,在实践过程中,过分关注效果的达成,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于是,幼儿被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这样的美术教育,很容易导致幼儿出现思维定势,不利于提升幼儿的素质的养成。
三、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定制合理美术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教师对于幼儿生活经历的提炼,整理出与美术内容相关联的题材,并将其作为具体课程目标,对美术教学进行构筑,使幼儿可以在课程学习的同时,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建立起具体联系,以此真正将美术课程中掌握的技能知识与综合能力转化为自身的素质水平与艺术修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教师可以从基础的美术模仿入手,让幼儿根据自己观看的动画片,对其中的动画形象进行模仿。在简单的描摹与模仿中,逐渐掌握绘画技巧,并在不断优化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提高美术能力。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将幼儿的美术能力应自身兴趣爱好统一地整合起来,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将艺术能力应用到自身的生活中,实现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充分的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予他们创作的尊重
要能够从幼儿的视角去理解他的作品,并且当成人不理解的时候要让幼儿接触语言来进行描述和讲解,这样就搭起了一座促进幼儿和他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幼儿的创作能力发展来说,教师的教育评价和家长的反馈方式都非常重要。要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让他们有着更强的创作愿望。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在教育理念方面保持一致,通过积极的鼓励强化幼儿的创作行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幼儿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他们在绘画方面表现的也比较退缩。对于幼儿这样的表现,幼儿教师可以从了解他的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及时做好家长的教育干预工作,避免家长错误的方式给幼儿的成长带去负面的影响。
五、以课堂评价为手段,鼓励幼儿参与内容创造
课堂评价,是一名教师对幼儿课堂表现的判断,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都会引发不同的反应,并产生差异化效果。对此,幼儿园美术教师,务必立足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保证评价效果的正向作用。首先,在幼儿评价中,教师要积极地评价每名幼儿,对其个人成长,做出积极的鼓励,并将表扬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其次,在评价的引导作用上,要发挥其引导与激励作用,让幼儿正确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为幼儿提出明确的成长目标。最后,使学生可以针对具体的发展方向,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够在评价与自我审视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学习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幼儿教育活动,让幼儿可以自由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动手实践,燃起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幼儿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实现了美术教学的根本性目标,提升了美术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孟慧.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9(51):88-89.
[2]张丽娜.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J].才智,2019(3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