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层管理者在教师评价中的角色转变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杨芙蓉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中层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杨芙蓉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  4046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中层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角色转变法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展评价途径和评价方法,促使评价过程更完善、更高效;一方面,可以丰富评价内容、转变评价角色,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评价活动,促使评价更科学、更严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相应的评价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中层管理者;教师评价;角色转变
         引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作为幼儿园的中层管理者,要及时进行观念调整和角色调整,分别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教学水平、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促使幼儿园保教活动顺利开展。
         一、由“裁判员”到“教练员”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多是运用奖惩制度进行评价活动,这种评价体系具有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的特点。幼儿园实践教学活动中,主要是由中层管理者扮演裁判员的角色,他既可以制定评价标准,又可以创设评判规则的。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表现、言谈举止表现、教学水平与能力、情感交流教育等进行统一标准的评价,具有一刀切的作用,并且“裁判员”会根据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的表现,对教师的年度考核、晋级、聘用与否具有决定权。随着教学需求的不断改革,幼儿园中层管理者——督导室主任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裁判员”转变为“教练员”。一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发展给予评价;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教师、培训幼儿教师。幼儿园中层管理者在传统的评价基础上,给予教师足够的民主权利,让教师可以在评价中进行合理表述与民主参与,促使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既可以有效监督“裁判员”的公平性,又可以发挥“教练员”的作用,促使幼儿教师的保教工作中可以顺畅开展。在幼儿园各年龄阶段的保教工作中,中层管理者充分发挥其“教练员”作用,指导教师科学保教,让教师思索用何种方式方可引导幼儿发展到何种水平,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保教活动。
         二、由“督导者”到“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活动中,多是由工作经验成熟、阅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中层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但是由于专业能力强的中层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形成差异,就导致了二者的关系由评价关系转变为督导关系,中层管理者也就顺其自然的进行了督导工作。监督一线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表现、行为动向等等。但是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容易受到监督者的个人主观意识所影响,不利于客观事实的判定。

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从“督导者”转变为“合作者”,与教师共进退、共发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幼儿园管理者要以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体保教质量和水平为工作准则。幼儿园中层管理者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教师、与幼儿保持合作共进关系,进而缩小自己与教师、幼儿的距离,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园保教工作。与此同时,幼儿园中层管理者要认识到合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作用。一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基础性评价保证;一方面,要推行自身的管理思想与理念,促使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开展。在落实“督导者”到“合作者”的角色转变过程中,管理者要放低姿态,使其在督导工作中将管理标准巧妙运用,进而起到督导作用。另外,“督导者”在向“合作者”转变时,要坚定自身的科学、客观的评价,促使在评价过程中,双方可以保持一致、和谐的立场,并且取得良好的评价结果。
         三、由“结果分析者”到“发展关注者”的角色转变
         随着幼儿园教学形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师环节中,已从传统的结果判定转移到发展创新上。幼儿园中层管理者要从“结果分析者”转变为“发展关注者”,将教学评价从结果分析上转移到发展规划上,一方面,对一线教师进行关心帮助、监督指导;一方面,帮助教师克服困难、建立信心,进而促使幼儿园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在之前的结果分析者执行过程中,幼儿园中层管理者多是通过结果来判定幼儿教师的工作的成果、取得的成绩,这种评价所得的结果是判决式的、总结式的,而且评价的方法单一、主观,不能保障教师的评价权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促使中层管理者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细节、教师的认知意识进行评价工作,进而促使教学评价更客观、更公平。与此同时,在进行评价时,“发展关注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关注作用,在注重教师发展、激发教师意识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让幼儿教师感受到来自于管理者的关怀和鼓励,进而提高自身的保教成果和保教需求,促使幼儿教师的保教评价更科学、更公开、更高效。“发展关注者”还需关注幼儿教师的各项能力发展,促使幼儿教师可以展现出超人的能力和意识,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核心素养,保障幼儿教育教学的完善性。
         结语:
         总之,为了更好幼儿园中层管理者在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转变,让幼儿园评价工作更公开、更科学、更高效,评价者的角色要随着评价体系的改变,而及时的调整和转换,进而提高幼儿园的综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标准。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孙炳海.教师评价内容体系之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6(2).
         [2]王景英,梁红梅.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