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吴凤云
[导读]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凤云
         依安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智力发展。根据幼儿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在学前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游戏加教学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幼儿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
         1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概述
         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将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要求,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来进行呈现的方式,即为幼儿教学游戏化。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动力,促进幼儿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是日常活动的形式,也是最有利的学习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在幼儿教学中离不开游戏教学,游戏活动也符合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降低知识的认知难度,使得幼儿可以更好的吸收。幼儿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游戏,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伴随幼儿的不断成长。
         2提高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效果的探索
         2.1创设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游戏情境
         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为又饿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氛围,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不断的进行探索。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教室内外为幼儿营造丰富的游戏环境,创设更有益、有趣、容易接受的游戏,将这些形象以及符号融入到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刺激幼儿的感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使得幼儿在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快乐,可以对新奇的事物和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心的为学生创设游戏活动情境。例如,组织幼儿模仿动物,开展新奇有趣的动物园游览情境,在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各种动物的介绍,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在此过程中获得童趣,创造出各种动物的表演。在创设的情境中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比如,模仿大猩猩走路,模仿企鹅走路等,模仿青蛙跳远,从而让幼儿掌握双脚跳跃的要领,在起跳前双脚后蹬,双手向后摆,起跳的时候向前摆动,同时起跳,落地的时候要缓冲,保护自己的膝盖。通过这样的情境游戏,让幼儿融入自己的角色中,并学习到更多的动作知识,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并使得课堂氛围更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2.2关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课堂生活,满足幼儿内心的需求,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获得知识,增加经验,提升智力。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到幼儿的心理需求,想要什么样的游戏,想要在什么地方玩,想要玩什么,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选择,从而显示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全面的投入到游戏中。游戏在设计中,要满足幼儿的认知程度,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在游戏设计中,不能教师完全说了算,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和需求,或者在游戏中代替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从而造成幼儿不能在游戏中体验与感知,导致幼儿丧失了游戏中的自主权,游戏的设计也会失去意义。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玩的游戏,可以与游戏材料进行互动,从而在游戏活动中表现的更灵活、更丰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在游戏中获得学习经验,并将外界传递的知识和经验内化成为自己的经验。因此幼师在进行游戏设计中,必须在游戏中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可以控制游戏的进程以及内容,发挥自己在游戏中的优势,并在游戏中锻炼思维,不断的创新。在游戏中应该给幼儿一些发挥的空间,如果幼儿犯了错误应该让他们体会犯错、纠错的过程,鼓励幼儿不断尝试、不断观察和发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幼儿可以对游戏有主导地位,这是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核心。
         2.3幼师在游戏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在幼儿园游戏中,不仅要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这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管理,不断关注着游戏的进行。保证游戏可以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的反应、发展可以按照老师设计的方向进行,从而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发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在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中应该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等进行游戏的设计,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幼儿积极的参与,还可以让幼儿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并在游戏中有所收获,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在游戏设计中,游戏的难以程度应该适宜,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要参与,都应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以及获得成功的自豪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第二,在游戏形式选择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游戏内容的选择,使得游戏内容以及形式可以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发挥游戏的育人功能,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达到学习的目标,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第三,教师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应该在内部以及外部进行综合干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可以不断反应出每个幼儿的表现,从而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不断的调整自己在游戏中的定位,可以是游戏的调控者,也可以是游戏的引导者以及参与者等,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游戏的进展,关注没有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从而让幼儿可以开心的获取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干预过程中不能出现违和感,应该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可以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有效的融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增加经验、锻炼智力、培养兴趣。游戏教学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使幼儿可以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参与并且关注,设计出更有趣、有意义的游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单嘉琦.游戏化模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才智,2020(16):155.
         [2]孙逸园.基于游戏化视野下幼儿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09.
         [3]翟春芳.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思考[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5-67.
作者简介:吴凤云(1988-),女,汉,黑龙江富裕县人,本科,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二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