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苏雄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阳中学 343100
摘要:在初中,学生第1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物理所包含的知识点还存在比较强烈的陌生的感觉,要想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扫清对物理知识点认知上存在的疑问,让他们具有清晰的前期目标,才能够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学能力;培养
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教授的不只是解题方法,更多的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思想。初中物理知识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学生能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教师需要改变当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以往单纯的课本讲解上升到思想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觉阅读教材的能力
其实要想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提升,教师不能够一味地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点的传授,更多的是应该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其实相对于高中阶段或者其他阶段的物理学习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浅显,难度也不高,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在阅读时记录自己不能理解或者存在疑惑的地方,先让同学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者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如果再不能解决,教师就可以为其解答,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自学并主动自学。比如说在学习到某一个章节的内容之前,教师先为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留下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对教材进行阅读和学习,最后在教材里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对各种问题提出疑问,并且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进行解答,只有在对某一个问题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之后,才能够发现问题存在的奥妙,并且对其进行解答。
比如说在讲解有关电学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本就知道的内容去做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让小灯泡通电发光,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现象之后,再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比如说电灯泡为什么会发亮,是什么能量能够让电灯发亮,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急切地想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来了解相关的内容。
三、完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这个主要的学习群体,学生学习的好坏完全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若是遇到经验老到的教师,学生的学习自然顺风顺水。因为这些教师会揣摩学生的想法,针对学生的想法适当补充知识点,还会时不时帮助学生回忆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点,主要的方式就是在现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联系过去学习的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3]。若是新人教师,在无法掌握学生心理的同时,他们还会让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对不会的知识,学生不会主动提问,导致教师误以为学生都掌握了该知识点,快速跳过。时间一长,学生不会的内容就越积越多,对该科目的学习兴趣也就最终丧失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初中物理的信心,教师在讲解时,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从自主阅读材料上培养
首先,教师必须要具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思想中形成自学的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才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课本条件。例如,在新课开始前,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通过阅读的方式去了解新课内容,在阅读中学生能够自动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对新内容进行理解和加工,不仅可以促使新旧知识的合并,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学生只需要专注阅读,并针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反复分析和推敲,然后在课堂上提出疑问,教师对其进行详细地解释,也可以向其他学生进行讨教。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辅相成,一般情况下,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自主阅读,并保持下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才会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雅涵.初中物理自主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D].某省师范大学,2018.
[2]赵彩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某省师范大学,2018.
[3]李丽芳.自主能力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