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桃粉
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 6554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个学科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数学核心素养中的运算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数学教师要能够利用有效的数学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而运算素养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能够在数学的考试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解决一些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当前必须要能够积极探索关于数学运算素养培养的相关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运算素养,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
引言
运算能力是基础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教师要注重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将“运算能力”列于各项数学能力的最前列,由此可见运算能力在初中生数学能力中的地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研究,通过加强联系、总结经验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重视运算训练
要形成基本技能,就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平时所谓的“粗心”产生的运算错误,很多情况要么是对运算中的算理与算法没有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要么就是训练量不够,没有固化为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运算,严格训练要做到高效率、高质量,让学生在训练中力求正确、迅速、合理,要明白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近似计算(如开方运算与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等)外,其他的运算都要求学生不要使用计算器。特别对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关注初中生在运算方法和运算能力方面的要求。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要关注中学阶段数式的运算与初中阶段数式运算的类比,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算法,是否有依赖计算器计算的习惯。同时,应当正确理解课标的计算要求,对一些在初中学习中必需用到的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要求理解掌握,如课本中的选学内容;复杂二次根式的化简;分式方程、无理方程、高次方程的解法;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与不等式的解;大数据的计算等。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要关注学生在解题中运算方法与运算技巧的掌握,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熟记公式
初中数学课本中包含许多常用的运算法则、公式、规律、性质,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逐步掌握算法、算理。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熟记数学课本中出现的运算法则、公式、规律、性质,并在计算过程中不断总结算法、算理的具体应用情况,提升运算效率。学生记忆数学公式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常用的有归类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规律记忆法等。学生需在计算过程中记忆不同计算材料的特征及其与算法、算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排列组合相似的计算材料,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计算材料的相似点,寻找解决同类计算难题的普遍规律。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寻找规律性内容,在加强记忆的过程中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算法,训练思维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算法的多样化,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探索获得知识。教师要提倡鼓励学生找出多样的算法,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为学生呈现出多样的计算方法,要带给学生求异的一种意识,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找出多样的算法,不断地创新和挑战新的问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基本算理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基本算理是学生开展运算活动的基础。但在传统教学理念束缚下,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机械解读知识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基本算理的过程中只能保持10~15分钟的注意力,基本算理的基础不够牢固,影响了学生基础运算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声情并茂、色彩鲜明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吸引下,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延长到20~25分钟,形成数学学习沉浸体验,有效提高其对基础算理的掌握水平,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在为学生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有针对性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影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不利因素,关注初中生在运算方面的教学,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理解算理算法,并且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合理寻求简捷的运算途径,更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运算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庆辰.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9.
[2]刘金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08):120.
[3]陈玉兰.提升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三策略”[J].中学数学,2018(2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