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晓真
[导读]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养成的必备能力
                 
         刘晓真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262100
         摘要: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养成的必备能力。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联系教学所需,应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下,更深入地探究数学,理解数学,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体验教学、问题教学和变式教学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极具思维性的学科,随着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提出,思维能力培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当前大部分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强,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知识灌输法,剥夺学生思维权利,导致学生数学思维僵硬化。基于此情况,要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切实地优化传统教学,结合教学所需,应用多样策略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笔者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一般应用如下策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应用体验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培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存在着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知识,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理解数学知识,是需要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但是,当前部分高中生的抽象思维不发达。对此,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要求。此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按照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驱动学生们体验数学现象,抽象出数学规律,顺其自然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因此,笔者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会应用体验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以“椭圆”为例,理解椭圆的定义是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椭圆的定义是对椭圆特点的高度概括,具有抽象性。为了使学生们深入理解概念,锻炼数学思维,笔者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创设了实验操作活动。具体地,笔者要求学生们拿出一根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在画板上,标出F1F2两点,接着,用铅笔将细线拉近,在画板上移动铅笔,此时,学生们会获得一个图形。在获得此图形之后,笔者要求他们结合自身的操作体验,分析,该图形有什么特点。当F1F2的距离和大于|F1F2|的运动轨迹的时候,将获得怎样的图形;当小于的时候,会获得怎样的图形。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会自主地对数学现象展开分析,把握现象特点,总结出椭圆的概念,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二、应用问题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不断思维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有效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升听课效率,还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发散思维,展开对问题的探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建构对所学的理解,同时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在目前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机械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导致提问枯燥、无趣,印象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对此,笔者尝试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体验情境,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创设了如此问题情境:点P(0,6)到直线l:y=x+2的距离是?点P(1,6)到直线l:y=x+2的距离是?点P(0,6)到直线l:x+2+y=0的距离是?……此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是由易到难的,便于学生们一步步地发散思维,由浅入深地对问题进行探究,实现数学思维的深入,为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应用变式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习题演练是高中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的习题演练,不仅可以使学生们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自然而然地锻炼数学思维,便于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尽管部分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练习题。但是,这些练习题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局限了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基于此,笔者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尝试应用变式教学,为学生们设计多样的变式练习题,驱动他们多角度思考,锻炼思维能力。
         以“已知a>0,f(x)=2012x+1+2012/2012x+1+sinx,设(x)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请问,M+N=?”为例,这个问题是一道变式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学生直接使用一般的解题方法,是较为复杂的,此时,需要变换思维,探索简单的方法。对此,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们设计奇函数来解题。如此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积累解题经验,还锻炼了数学思维,便于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要切实地优化教学,应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如创设数学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建构数学问题情境,驱动学生思考探究;设计变式数学练习,帮助学生多样思考,从而使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思维,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季国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8.
         [2]陆赟.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