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廖学东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廖学东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者后村小学,云南省 普洱市     67620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其中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更是受到众多家长的重视。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其教育资源也是相对匮乏的,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为其日后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或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成功。”但是,农村小学因其教学设备、教学观念及其方式等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其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此外,农村小学的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使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下农村小学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对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体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因为当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其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提高,进而也就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2]。总之,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当然,这个预习并不只是看看教学内容,其预习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知识内容进行自主思考与分析,找出自己没有理解的地方,如“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高?”之后,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助于为学生的新课学习做准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时,并不仅仅只能通过新课预习环节,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设置数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如“人民币分为几种?都有哪些币值?其中的进率是怎么算的?”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都具有贪玩、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加之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多理论知识且乏味的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专注地学习数学知识,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这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3]。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进行新课的导入,如教师可以放映一个人们在商店用人民币购买货物的动画短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顾客和售货员之间付钱、找钱的过程进行观看,并在观看之后,对其中的进率进行思考。借助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进行数学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理论知识,进而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习惯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其父母大多长期在外打工,所以学生基本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看,但是,由于老人观念上的落后以及忙于生活琐事,所以,其基本不会监督学生学习,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又是极其贪玩的时候,因此,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外数学作业,学生经常难以准时完成。但是,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不能不写作业,这是因为,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最有效、最普遍的方式。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同时,考虑到学生自身约束力的不足,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住的相对比较近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让学生在一起进行课后学习,这样既起到互相监督学习的作用,也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创造了相对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能力,使其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4]。
         四、通过学生出题考老师的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质疑习惯
         在多数时候,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只是对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锻炼。事实上,一个良好的逆向思维和质疑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发展中更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前提,提出相应的质疑。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后,向教师提问,由教师思考解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正向思考问题之后,逆向思考相应的问题。
         以“小数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此部分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此时就会有学生提问,在小数乘小数当中,能否先整数位乘整数位,再小数位乘小数位,然后两者结果相加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举例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如3.4*2.5,依据问题中,整数位乘整数位,小数位乘小数位,就是3*2,0.4*0.5。若是如此计算的话,那么最后所得结果则是6.2。但是根据常规计算,该式子最后的结果应为8.5。两者的结果不同,所以整数位乘整数位,小数位乘小数位的计算方式是错误的。而在此时又会有学生提问,既然在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可以将小数变为整数计算,那么是不是也代表着可以将整数变为小数计算?针对此问题,教师一样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如2.5*6,若是按照一般计算,最终结果为15。而若是将整数变为小数,那么就是2.5*0.6最终结果为1.5,而后再将1.5化为整数,则为15。事实证明,这个方式是正确的,只是再计算之后,要将小数再次变为整数。而且此方法虽然没错,但是和常规计算相比,要麻烦许多,也很容易出错。在这样的结果当中,教师既要表扬学生的质疑反思,也要明确学生在计算中所需注意的点,如此方能在学生质疑能力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中,实现对其逆向思维习惯和质疑习惯的形成。
         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条件虽然相较从前有了一定的好转,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也有所上升,但农村小学中的学生在学习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效率低等。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应用到其他学科上,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玉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15):85-86.
[2]寇丽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 000(018):83.
[3]张丽侠.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思考[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6):22.
[4]韩忠义. 例谈小学生思考、交流、检验数学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6):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