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分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永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前,
         李永
         湖南省汨罗市黄市中学     414413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差异和性格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统一的教学并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坚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初中数学在整个初中教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必须能够通过分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新课改后的产物,这种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业安排,等等。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将分层教学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将分层教学落实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下面就针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分层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自信
         分层教学法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改变了以往差等生受到冷落的情况。这样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良好氛围,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动力和自信。
         2.分层教学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发展
         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中;而分层教学强调的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了以往学优生学习上得不到满足、学困生消化不了的情况。因此分层教学下的数学课堂,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的要求。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备课分层,做好前期规划
         分层备课是进行分层教学中最核心的一点。因此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充分、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A层(基础目标)
         侧重于最基本的概念以及知识点的传授,努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这些学生逐渐由A层向B层、C层转化。
         B层(中层目标)
         侧重于基础知识方面的巩固与提升,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基本运算技能,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回答问题,平时要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让其逐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指导这些学生由B层向C层转化。
         C层(高层目标)
         侧重于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

作为教师,要设定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难度较大的题型,鼓励他们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二)合理规划分层,实行动态管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内心比较躁动,同时,初中数学自身就带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很多学生很难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不同,在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
         A层(后进生):数学学习基础不好,思维能力跟不上。
         B层(基础生):数学学习基础中等,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C层(培优生):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各方面思维灵活。
         另外,学生分层必须呈现动态管理形式,要根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这样才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分层,做好课堂指导
         第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制定对学生而言可实现、可完成的目标,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第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与备课分层A层对应),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授课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提问与指导;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学习也很用心,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欠佳的学生(与备课分层B层对应),在授课时可以从各类题型的讲解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开拓视野,使其掌握相对较深的解题思路;学习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备课分层C层对应),一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约束能力强,在授课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课堂时间,对其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这样一来,教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个性化设计,就能够更好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运行。
         (四)课后作业分层,做好成果巩固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和所在层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练习任务,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了该层次的任务后去完成一些高层次的练习,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争取能够实现新的高度跨跃。同时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能够安排一些拔尖性的练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对于B层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超前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最后,对低层次学生而言,能够让其先通过练习掌握好基础的知识即可,避免给这层学生带来过多的负担和压力。
         三、结语
         简而言之,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来构建高效的课堂可以动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并促进整个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转化。这种教学模式反映了教师合理地分解教学任务,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尊重。实施分层教学也是一项完整的教育改革,一线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使分层教学的运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
[2]刘光斌.论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2017(7).
[3]彭维琪.论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