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超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周矶初级中学 433100
摘要:物理生活化是指老师依据实际生活展开教学,把物理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的教学方式。其具有生活性、延伸性、体验性等特点,能提升中学物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源于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由此,生活化教学也已成为中学物理老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开展高效的物理知识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和科学价值观念,有效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导入中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起初接触物理这一学科时肯定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然而,这样的感觉会导致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不在状态,从而使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需要尽快消除学生和物理知识之间的隔阂,在课堂导入中结合生活实际。由于课堂导入是老师课堂活动的开始阶段,老师在这个时候结合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学习。老师还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利用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较熟悉的物理现象,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科学、合理地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比如,在“升华和凝华”知识的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将学生现实生活中能经常看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作为引入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家中使用了很长时间的灯泡中的钨丝较新灯泡中的钨丝更细,且颜色更黑。教师还可以引入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逐渐消失,电影里的下雨场景是用干冰制雨而成的,冬天室内的玻璃上常常出现冰晶的“窗花”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的疏离感很快消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例子。为了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印象,就可以在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当中引入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作为任课老师来说,要求教师能够巧妙地把生活实例应用到相关物理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点的过程当中,能够有章可循,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实例品读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物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让学生养成思考习惯,能够在具体的物理问题当中,自动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并加强记忆理解。为其自身的学习过程创造一个合理的环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物理的杠杆学习过程当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记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及学生的切身感受,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杠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以此达到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的目标。
三、安排作业时结合生活实际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必须利用课下作业来消化与吸收知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书面题目。这就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痛苦不堪,作业丧失了基本意义。老师应把布置的作业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可以二次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不会出现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情况。比如,在“家庭电路”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初步了解了家庭电路在组成与器件方面的知识,知道了保险丝的作用。但老师还是应该继续巩固学生的所学。因此,老师可在要求学生观察家里电路的同时,充分了解家里所有电器的功率是多少,算出家里电路使用的保险丝是什么规格的。假如计算结果正确,学生的实践作业就算是完成了;假如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学生就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算错的原因,重新运算。老师应要求所有学生把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悟及收获记录下来,选取较为优秀的给予奖励。由于奖励的物品是学生非常想要的,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完成老师安排的实践作业。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课本内容,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静.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探究[J].学周刊,2020(02):43.
[2]范全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生活化情境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37.
[3]苏伟锋.关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