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德育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思想的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杨禄
[导读] 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德育教育思想

         杨禄  
         大连南金实验学校  116100
         摘要: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德育教育思想,对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在知与行当中,它的主要观点也就是认识与实践合一。在中小学德育教育当中,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指的是德知和德行,也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中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该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思想,促使中小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   德育教育   知行合一思想
         在当下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当中,很多的学生们虽然接受了大量的德育知识灌输,但是并没有将其贯彻和实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依旧我行我素,这也就使得中小学德育教育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产物,没有起到任何的效用,也无法促使中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知行合一思想的培养,以此来解决这一问题,真正的将学生们培养成一个道德健全的人。
         一、开展实践活动,贯彻知行合一思想
         知行合一的思想主要还是在“行”当中,很多的中小学生虽然明白了相关的道德知识,但是并没有实践在生活当中。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开展一些德育实践活动,以此来贯彻知行合一思想,达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思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目的。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时,应该结合德育教育内容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贯彻知行合一思想的教学目的,促使中小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例如中小学教师在开展了“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时,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其中可以包括着“为父母做一件事情”、“遵纪守法好公民”以及“互帮互助好朋友”等等的相关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都蕴含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德育因素,“为父母做一件事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遵纪守法好公民”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爱国,而“互帮互助好朋友”则是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义。通过开展这些德育实践活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德育知识,还能够将其贯彻到实践行动当中,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思想的教学目的,促使中小学生们更好地成长。
         二、树立德育榜样,宣传知行合一思想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思想,中小学教师更应该为学生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宣传知行合一的思想,才能够让学生们去信服,更好地帮助培养知行合一的思想,促使中小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在学习生活中会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这样的情况就更需要中小学教师树立优秀的德育榜样,以此来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但是树立德育榜样也是简单的寻找一个学生而已,更需要一些辅助的手段来将榜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在班级当中挑选一些日常表现优异并且有良好德育实践事迹的学生作为榜样进行宣传,以此来宣传知行合一的思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培养知行合一的思想。其次除了找到合适的学生成为德育榜样之外,中小学教师还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扬,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德育知识、实践德育行为,真正的达到知行合一思想在中小学生上体现的效果。
         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要想在德育教育中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并且达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思想,促使中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就应该一改以往过分重视知识传授的德育教育方式,让时间成为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从实际上实现知行合一思想,才能够培养学生们知行合一思想,促使中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池.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活动衔接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6)
         [2]丁蔼然.“知行合一”是评价德育的核心指标[J].教育科学研究,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