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智能
[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张智能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 655800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最初素质教育的实施到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密切讨论,都印证了这一点。在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贯彻党的思想前提下,这场教育模式的变革具有普及性,涉及到所有在校学生。但是反观教育对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学校都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探寻能够转化化学学困生的策略,使更多的学生具有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欲望,能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
引言
         高中教育是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基础文化知识储存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我国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不均衡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使得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高考的大环境下化学学习成绩的高低也关系到高中化学学困生终身的发展,那么如何认识和了解高中化学学困生和激发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内容情景化,增强学习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维持学习行为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也使得化学学习行为朝向某一具体目标定向进步。增强学困生学习动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进行教学时,设计和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就会不自觉的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将学科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发挥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帮助学困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生活技能,学困生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有强烈的成就。因为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就会对化学的学习产生自信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即学习动机)。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在学习中肯定自己,在内心种下“我要学习”的种子,这颗种子会慢慢发芽,不断茁壮成长。
二、加强情感方面的培养
         激发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内部诱因中,情感因素占主角位置,教师要注意不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首先,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促进高中化学学困生情感的前提和进步的基础,高中化学学困生对新知识理解能力差,学习速度慢,对自己的化学学习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教师更要有爱心,有耐心,设身处地去了解他们的化学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关心与支持;教师在平时多仔细留意和观察,利用课后时间与这部分学生谈心,给予鼓励和支持。

让其从真正地感觉到温暖,能与化学教师成为朋友,亦师亦友,这样可减轻高中化学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其次,保护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学习自尊心。老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将高中化学学困生定义为坏学生,认为“顽石不成器”,极大地伤害了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心灵。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有强烈的自尊心,老师和家长必须善意尊重、用心培养和保护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学习自尊心,避免使用“语言暴力”,并借此唤醒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达到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指导其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学困生的个性实施教学,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困生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有各自的个性。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困生个性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性格特征进行教学策略上的调整,对每一个学困生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如有的学困生太自以为是,就要挫一下他的锐气;而有的则喜欢老师的经常性表扬。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或任务的难度。教师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困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而应当在“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指导下,为学困生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创造学习的最佳条件。每一名学困生的基础、理解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尽管都是学困生,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学困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四、家庭氛围和谐化,树立学习榜样
         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化学学困生问题已经形成的时候,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学困生本人,家长更应该反思自身问题。幸福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孩子,是乐观向上的。这里的幸福不单是物质条件,更应强调的是精神层面。家庭的和谐氛围需要家长做出努力去营造,在家庭关系的相处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暴躁、不埋怨、不易怒、不食言、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在实际行动中家长要发挥榜样作用。业余时间,少玩手机,尽可能的去学习新知识开拓自己;多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多谈一些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放低姿态,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谈谈未来的想法,帮助孩子设立短期而又实际的奋斗目标。定期与孩子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中根据年龄段不同,要立规矩,一定要赏罚分明。要让孩子明辨是非,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
结束语
         总之,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作为教师,我们应正确对待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只有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学困生才能走出学习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化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大面积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肯定,张拴军.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98-199.
[2]苏黎华.加强心理疏导促进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J].学周刊,2018(35):88-89.
[3]牟鹏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8):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