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水产学校 张进丽 孙俊杰 264300
摘要:在学校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核心重点,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有效的班级管理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核心素养需要在师生互动中落实,另一方面班级管理能够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平台。中专学校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的输出口,讨论班主任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实现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专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一、引言
核心素养(Keyompetencies)这一词汇最早起源于英国,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指人的“关键素养”,从微观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是人参与社会竞争应具备的素养,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要素。核心素养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之后,为保证从宏观角度以及微观角度能够发挥作用,将其渗透进入中国素质教育之中。早在2014年,我国就已经开始构建各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自此之后核心素养理念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这种环境因素之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专学校的班级管理面临重要考验。
现如今,是各国都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新加坡开启的“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教育框架,是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核心的教育延伸。又如日本建立的“同心圆式教育”也是以核心素养为重心得教育方式,整个教育贯穿了基础素养到实践能力培养。由此可见,尽管各国在核心素养教育手段方面和有不同,但是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以教育理念基本相同,均是将学生品格、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关键。以下本文将从这一教育理念出发,讨论中专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1. 管理模式需要更新:由班级管理到班级治理的转变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主要管理人,除了要承担日常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管理学生的其他事物,学生属于被管理人,在长期管理之下学生很难形成自主管理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班主任要积极扭转管理理念,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简单来说就是“把班级还给学生”。当然,这并不是学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而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教师指导管理、科任教师协同管理的多元管理模式。如在一些班级活动中,教师大可以放权给学生,发掘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教师在其中扮演指导者即可。这种从班级管理走向班级治理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将更多时间放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除此之外,教师给与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及个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 管理策略要更新:从重视共性到关注个性的转变
传统班级管理策略侧重于共性发展,教师从宏观角度出发进行班级管理,而这更多是对“班级”的管理,并非是对“人”的管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激励学生尊重自身个性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当然,班级管理中共性也不能够完全缺失,需要将其与个性关注相互结合,如教师可以制定一个班级发展的共同目标,并且要求学生设计个性发展目标;还比如教室内会悬挂一些班训、管理制度等等共性管理要求,教师也要在班级放置如心愿区、建议区等等,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的区域。这样的管理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各尽其才,进而形成优质的办理管理环境。
3. 德育课程的理念更新:德育课程由课堂转向课外实践
现代教育将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在中专课堂中德育渗透却并不多。一般来说,德育内容只能够体现在班会课上,课中以教师说教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渗透德育内容。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种德育教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因此,教师要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实践内容,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去全面发展,尤其对于中专生来说,参与更多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升。有鉴于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可从两点出发:一是由教师组织的社会活动,如走进社区、校园职业技能比赛等等;另一方面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如志愿者活动、职业实习等等,这些内容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在班级管理要力求通过德育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毕业会快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 班级管理中的评价由一元主导向多元融合转变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评价是衡量管理有效性重要办法,在班级管理中心也是如此。传统班级管理中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十分单一,不能够体现当前班级管理的效果。为帮着班级管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将平价机制进行多元改革。首先,平价范围多元化: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已经离开应试教育阶段的中专生来说,通过考试成绩来平价学生是不具有准确性的,评价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精神品质、三观、身心健康等等内容。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主体是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管理管理评价中,应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最后,评价权重规划,在对大专学生的教学中,各个年级对学生的要求更有不同,因此评价权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准确把握各个部分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琼.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中专学校班级管理策略[J]. 才智, 2019(25).
[2] 李艳. 中专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 000(010):2-2.
[3] 曾英容. 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 神州旬刊, 2015, 000(011):18-18.
[4] 张卫君, 陈耀翔, 王义, et al. 以人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 2017.
[5] 方连更. 中等专业学校班级特色管理的策略研究[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06, 000(009):P.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