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黄芳
[导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课堂关系的处理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途径之一。教师应先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数学教学中每组关系的内涵,最后有效整合这些关系,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高效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黄芳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中心小学校  644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课堂关系的处理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途径之一。教师应先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数学教学中每组关系的内涵,最后有效整合这些关系,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高效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关系;正确处理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情况较为特殊,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具有敏感性,但是小学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制订好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课堂教学上的关系来开展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和谐和稳定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保障,也是教师获得学生尊重和爱戴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进行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教师更容易开展教育工作,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性格特点,从而设置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内容,启发他们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促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到知识,从而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
      开展小学数学同样要关注到师生关系的构建,只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数学教学,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游戏教学渗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游戏中,与学生共同互动、和学生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分享成功的喜悦。这些交流方法都能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也更愿意在游戏的带动下和教师亲近交流,可以说在游戏的辅助下师生关系将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后续开展教学时也会在这种融洽关系的带动下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知识和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认识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巧妙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出高效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就目前而言,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单向传输,教学设计与小学生思维能力不相匹配的情况,教师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数学教师会让学生强行记忆一些理论知识,没有为学生分析其内涵及应用方法,导致学生思维比较固定。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思路比较复杂的数学题目,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或出现错误。


      三、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数学教学深度挖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要对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刻的教育认知,在这样的条件下,合理结合相关教学理念和理论,将生活化真正的带入到课堂当中,对生活化课堂的实际作用起到强化的作用。将生活化教学真正带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才能保证其充分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准备苹果、花生、大豆、米等生活用品,让学生亲身体验称的过程,称一称几粒花生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有多重,感受生活中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并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接着,用称苹果来理解1千克有多重,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和实际称重认识1千克=1000克,所有的活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物品,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综合与实践应当以活动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是预先创设的各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综合还是实践活动,都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为理论知识,是为学生的实践与操作提供的基础性知识,是学生开展实际工作的重要前提,而通过实际的生活能够有效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实现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位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已有知识水平,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与趣味性,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理解探究,切实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上述几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导性,并启发学生进行全面思考,充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应优化教学设计,开展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相互协作、相互探讨,使其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题,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小俊.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的研究[J].学周刊,2019(34):33.
      [2]徐巍.开发学生创造力,打造开放性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9):50.
      [3]张亚琴.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