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初级中学 442300
摘要:作文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考试中的分数占比高达50%,所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素材匮乏、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问题,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丰富自身的创作素材,才能解决学生在写作中“下笔难”的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当代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素材
引言: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较为丰富,而且相较于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难度。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写作是学生输出知识的过程”,学知识并不难,但输出知识却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才能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到释放的过程。初中生在写作中常常面临着“下笔难”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并不多,所以“无事可写”;另一方面学生对写作的思路匮乏,缺乏创作灵感,都会导致“下笔难”。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素材的积累情况,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生活的目光,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深入研究语文教材,获取教材知识素材
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基础,而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许多知识,其中既有现代文阅读,也有文言文阅读,还有一些古诗词内容。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就在不断的认知外在的事物,逐步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从阅读中收获的、感悟的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更要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一些写作素材,时时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把它当成一篇诗词来教学,而是要挖掘其深层的艺术性,让学生学会感悟,并从中收获知识。本词的上片在于描写“北国风光”,有“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下片在于表述诗人的豪情壮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本词下片所写的内容就可以应用在学生的作文中,如学生在主题为“民族”、“爱国”、“古今”之类作文训练中,就可以引用本首词的语句,以增强作文的文学性。在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引入学生的作文,学生要学会从日常的学习中积累文学材料,将其作为充实作文的“养分”[1]。
二、拓展语文课外阅读,积累丰富文学素材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需要学生进行一些自主阅读来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单单依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是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所以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书目或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一些名言警句或精彩段落,尝试记录一些随笔或读书心得,从日常的学习习惯中逐步深化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对一些好句“信手拈来”,那么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下笔难”的问题。如在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书目中有《繁星·春水》,这部书是冰心所创作的一部诗集,全书的字数并不如小说的字数多,但文字优美,可以作为学生写作时引用的素材。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每周在《繁星·春水》中摘录两篇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写在读书笔记上,然后简要的记录一段两百字的读后心得,可以是赏析,也可以是感悟。督促学生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有自主阅读的空间,又能够锻炼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2]。
三、学会观察生活现象,获取充足实际素材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事情。而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可以创作的素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学生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如在《我们的初中生活》写作练习中,教师让学生先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讲一讲自己在初中学习生活中发生过的趣事,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皆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的趣事,彼此分享又相互交流。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除记录读书笔记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定期记录日记,日记不必每天都写,否则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只需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或是几天,或是一周等等,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跟随生活的节奏适应日记习惯即可。日记与作文的形式有所不同,日记不受篇幅或主题的限制,学生可以“想写就写”、“随心而写”,如此一来,当学生面临素材匮乏的问题时,生活中曾经记录过的事例就会被调取出来。
结束语: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人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可以从教材内容、课外知识、生活实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语文写作素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坚持不懈的积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英萍.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6,3(34):348-349.
[2]白丽杰.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观察与积累[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