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华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无论是从教材、教学目标,还是在考试中占据的比重来看,文言文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又因为文言文的时代距离我们现今的时代似乎太遥远,文化背景相差极大,表述方式也极不相同,有的词语甚至现如今已不再使用,这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产生了不小的困扰。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何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文言文教学不断创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承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高中语文各本教材中,都有两个单元的文言文,而且在高考中文言文试题的分数占语文总分数的比例很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其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继而使文言文不断地传承下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诵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这一途径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所学内容,提升自身的语言敏感度,逐渐形成语感进而达到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效果。文言文本身有较多的生僻字、通假字,再加上学生日常接触、了解的较少,更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层涵意与作者的独特构思,才能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文言文的表现形式,理解课本内容,对内容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在潜移默化中将文言文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使其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理清知识脉络,促进其理解能力的提升。荀子的《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的文言文,文章从几个方面分别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与学习不可以停滞不前的观点,由于本文的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通过诵读不仅可以体会到文章整齐对称、错落有致的构思形式,还可以加深自己对本文对偶、排比句式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借助教材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是有一些难度的,为了帮助他们攻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积极搜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展语文教学的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的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实现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
还以《劝学》一课为例,由于本文的写作结构规范,论述较为系统,因此,我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本班学生分不同的小组,要求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将文章的几个段落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我的要求,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对文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归纳。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于比喻的方法较为熟悉,我就从教材出发给学生列出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不舍”等词语,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找到文章中几个不同的比喻,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设喻的特点,如此一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重点内容着重讲解,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
文言文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察的要点也较为分散因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材中有许多的概念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等着学生去了解、去总结。有些学生对于通假字的理解不够透彻,在练习的过程中时常出现错误,其实,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在文言文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知识点有侧重性地展开讲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通假字的涵义,并试着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二次总结与归纳,使其具备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功底之一。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通过课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将自己了解的通假字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他们能够将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将期系统化。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也是涉及较多的学习要点,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赤壁赋》中有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抱明月而长终”当中的“长”是副词,表示的是永远;在“而卒莫消长也”一句中则是动词,表示增长的意思。要想使学生掌握好这些关键知识点,除了学生勤于总结,认真观察之外,教师还应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积累。
总而言之,文言文既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是较难攻克的教学任务。高中学生如果在日常学习中不用心学习与积累,答题时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广大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特点,通过有效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永花.夯实基础,优化教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7(20):81.
[2]黄世淼.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3]汤惠娟.试论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有效性教学[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