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 陈勤娥
[导读] 摘要: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小学教学体系是其非常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来说,通过优化德育方案,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行以及培养其精神文明素质。所以重视德育工作,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勤娥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二小
      摘要: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小学教学体系是其非常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来说,通过优化德育方案,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行以及培养其精神文明素质。所以重视德育工作,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改变了只注重文化教学的传统教育思维,而越来越重视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校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便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有效的德育手段,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成长。
      一、注重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主任的执行,所以班主任的个人素质是影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如果班主任的个人素质足够高,德育工作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班主任的思想逻辑也会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要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严于律己的精神来要求自己。班主任平时要注意管理班级内部的事务,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密不可分。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活动当中,要首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合适的价值导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结果,班主任需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教育学生树立一个典范和模仿的对象。总之,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促进作用,如果班主任能够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就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
二、改进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处于成长阶段,自制力差,自我认识能力不足,容易模仿和学习,因此需要班主任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出现价值观扭曲、道德水平低下的情况[1]。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特性和优点,如果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讲求方式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内在的积极因子得到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自尊心,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和指责学生,而是采取良好的沟通,让学生自己领悟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班主任要抓典型,从培养一个学生的品质开始,让整个班级的向上风气调动起来,如果学生能够模仿积极分子的良好品质,那么整个班级的德育工作开展起来就十分的顺利和成功。要想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有必要加强学生和班主任的接触、学生和实践活动的接触,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增强生活体验,得到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环境對于人的成长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学生如果可以成长在一个非常积极的环境中,那么他就容易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2]。班主任为了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班主任可以选择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爱国情操和集体意识。班主任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当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要为班级做出贡献,从而让学生的自我意识、管理意识和道德意识有所提升。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四、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学效益得到有效增强。所以,班主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明确自己的辅导任务,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对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予尊重,从而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中心和对象,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与合作。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不同思想、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和手段,从而让学生及时改正缺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德育素质。小学班主任要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敞开心扉,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助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才可以得到提高。
六、结束语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首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明白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才能加强学生与德育工作的联系,并最终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只有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未来发展,才能起到真正积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可以多加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制定符合学生未来成长的计划,时刻保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推动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丽雯.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J]. 学子:理论版,2015(20).
[2] 张丽岩.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的意义和策略[J]. 吉林教育:综合,2016(11):85-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