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王妍
[导读] 摘要:识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现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革新,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这愈加方便了教师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 生自主识字。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王妍 湖北省赤壁市中伙铺镇中心小学437300
      摘要:识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现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革新,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这愈加方便了教师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

生自主识字。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现状;策略
      引言
      对于目前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写作以及交流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识字,识字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识字不仅对小学语文学科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后所有的科目学习又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低年

级学生来讲,识字的水平会直接影响今后学习的发展情况。
      一、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时候,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先教学生读音,然后教学生认识字的笔画构成,最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单一,而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往往坐不了多长时间就要活动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被

长久的集中起来,学生识字的效率就会降低,而且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也容易使学生失去持续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差异性
      班级学生在识字学习中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都不同。教师应尊重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合理评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识字学习方式。但目前很多教师对学生差异性方面缺乏重视,导致班级学生

整体识字效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体优势。
      (三)教学内容枯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所教的都是让学生如何识字,学生学习的都是笔画、拼音、字的含义,这些内容长时间的教授,会使学生失去识字的兴趣。另外,小学生爱动不爱静的状况,低年级学生所要掌握的生字词比较多,教学内容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有

效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这都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忽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大多一二年级语文教师总是抱怨说,课堂时间不够用,每天除了语文课外,还要利用自习课时间给学生继续教学生字。正因为如此,大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赶进度,一味地只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识字量,而很少关心过每个汉

字所包含的文化寓意,更忽略了识字与阅读,识字与写作的关系。这种盲目的教学方式,缺乏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丰富识字教学形式
      因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点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非常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最终可能会造成语文教学不是很理想。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运用一些肢体

上的语言,对一些难写的字做出示范。

使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小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思想与行为上都非常积极和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熟悉一些字形,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字的意思


      (二)使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在跟随文章内容进行文字学习时,首先需要宣讲教材内容的整体文章含义以及大致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场景与画面,从而加强其根据文章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动力。在文章的主要情节以及重点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项的学习指导,除了可以帮其理

解文章的核心描写外,还可以帮助其领悟文字之间通过组合可以形成优美句子的用法,为其在后续的文字学习中铺垫识字与文字组合的整体思想。此外,教师应进行识字及教学上内容优化,使之与实际生活能够实现良好的衔接与带入,进而增强其文字的应用能力,比如

,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头应向其描述整体的文章内容,以及故事的发展经过等,并引导其进行情节上的思考以及相关文字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将实际生活进行凝练与艺术化,使之符合该年龄段教育所能接受的范围,通过引导其关注生活的现象

以及相关的价值理论宣讲,使之能够通过生活现象加深文字的理解。
      (三)儿歌识字教学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或自我编写的方式,将汉字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由于小学生具有爱玩耍的天性,所以通过儿歌教学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以及熟悉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而儿歌在课后也能随时歌唱,这样能够随时强化

小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收集大量儿歌信息,通过阅读以及收集的方式来为学生获得足够的教学素材。在完成课前准备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自行编写儿歌,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培养识字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最愿意做的事就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识字教学方面,作为教师应该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众”这个生字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呢?”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这个生字是由三个人组成的。”教师顺势引导,“对,三个人就可以成为一个集体,人多了就称为群众,大家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了吗?”

虽然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但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从汉字本身的意义出发,并结合生活实际,在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的基础之上,初步贯穿汉字的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结束语
      总之,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生认识生字的主要途径,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主要平台,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识字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小玲.分析低段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1):58.
      [2]戴玉娟.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53.
      [3]张晓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