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向左岸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向左岸
[导读]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略显单一,学生在阅读完之后无法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导致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充分、不透彻。个性化的阅读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升其阅读效率,掌握更多知识。
 向左岸 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民族中心学校445802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略显单一,学生在阅读完之后无法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导致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充分、不透彻。个性化的阅读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升其阅读效率,掌握更多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
      引言
      阅读是能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学生阶段,阅读是学习好语文科目的关键手段,培养出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人生都会有很大的助益。在中学阶段,阅读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优秀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最直接表现。所以,初中教师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重视阅读的教学,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创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教学。
      一、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一般都是在课堂上直接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保证知识教授准确全面的情况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交流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素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思考,总结文中提到的鲁迅几个儿时的故事,让学生探讨一下鲁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等等,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师生关系平等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一直崇尚“师道尊严”的观念。在这样的观念之下,教师往往会居高临下,会采取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大多数教师都是单方面的进行信息传输和知识引导,造成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很强的距离感。新课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发展阶段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不断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篇内容的时候,可能学生会产生疑问,在课上进行提问:“古代的女子都是要缠足的,所以一般脚都会非常小,那么木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替父从军呢?”如果老师仅仅是敷衍的态度回复学生:“课本就是这么提到的。”那么学生可能还会存在疑问,继续与老师探索这个问题。教师如果已经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让学生直接坐下,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好独特呀,老师课下去翻阅一下资料,我们在下节课中揭晓答案可好?”这样学生就会对下节课充满好奇。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望。
      三、帮助学生积累个性化阅读素材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积累的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学习应该以积累为主。

而语文这一科目的学习,注重的也是积累,对于阅读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多元教学元素的合理融人,需要帮助学生积累个性化教育素材,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因为很多文章都来自于生活,学生要多注意平时的生活,个性化阅读就是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搭建起学生在生活和阅读间的桥梁,最终达成教育目标。例如,对于《送东阳马生序》的学习,这种离别的时刻,在生活之中,学生也会经历,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类比生活中的场景,体味出真正的文章情感,达到提升阅读水平的目标。
      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教师通常都是采取“填鸭式”教学,单方面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重视,更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这也导致了学生不会学习、不会阅读的现象,抑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语文课堂。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及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水平。除此之外,为了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协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脉络。
      五、创设个性化课堂情境
      在进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及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处于更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课堂作为个性化阅读场所,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我的母亲》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整篇课文描述了作者记忆中母亲的爱,在导人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懂你》这首歌曲,将其作为背景音乐,之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等到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这一公益广告,使学生能够融人到母爱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在学生融人到课堂氛围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大家有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呢?自己记忆中的母爱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学生的记忆和内心情感,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学生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教学探索,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找到合适的引导方法,为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感知文章的真正情感。
      参考文献
      [1]常雅慧.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分析[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6-47.
      [2]王小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37.
      [3]朱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4):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