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光华双语学校 王钧 618300
摘要: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如果能够优化趣味实验教学,就能应用这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要巧用这样的教学开展化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创意实验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 实践与探索
引言
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见,实验在化学课程
中的重要地位。而化学复习课,由于没有像新授课那样有现成的实验可做。课堂因为缺少了实验而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了化学课的灵魂。如果再做以前新授课做过的实验,那就相当于炒冷饭,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势必要开发一些有创意的新实验,让化学复习课更有
趣高效。化学复习课引入创意实验,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和效果。长远来讲,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也会有极大的提高。
一、转变以文字讲授为主的化学课堂,增加实验比例
传统初中化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文字讲授为主,教师大量罗列知识点,学生被动记忆内容,整个过程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较少,不利于兴趣的提升。教师应当积极立足于化学学科本质特点,寻找生活中应用化学的实例,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距离,从而刺激
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生成,由意识水平的提升过渡到行为能力的转变,引导学生以提升实验能力作为学习目标的习惯养成。就化学课堂而言,教师应当适当加入演示实验,结合身边可利用的物质为学生展示化学世界的奇妙,这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是提升兴趣的不二
选择,在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中,学生逐渐领会学习化学的作用,消解抵触化学的心理,帮助他们从实验中掌握解决学习难题的办法,提升科学素养。
二、让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实际的生活中,处处发生着与化学相关联的现象,老师应该着重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化学现象多加留意观察,并且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同时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将所掌握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这样一来,需得要求老师在实验教学的课程中多引入家庭实验,使实验与实际相结合,将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化学现象在课堂实验中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课程中的内容给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现象深信不疑。例如,自制碳酸饮料。民以食为天
,每当涉及跟吃有关的话题,总能很快地产生共鸣,碳酸饮料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它是怎样制成的呢?下面这个实验可以帮学生解开心底的迷雾。准备材料:凉开水250克,柠檬汁1.7克,白糖10克,小苏打1.6克,500mL的饮料瓶,果汁适量。(想要饮料的口感更佳,材
料的用量需得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准备)首先,在饮料瓶中加入白糖以及适量的果汁(可根据口感自选)其次,加入小苏打以及凉开水,再将柠檬汁倒入,最后,将瓶盖拧紧,摇匀,这时可以让学生们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小苏打融入水后,与柠檬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能够生产碳酸,也就是碳酸饮料中的气泡,这样一瓶好喝的碳酸饮料就制作完成了,超级的简单。
并能通过开展这样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使得学生通过在家庭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更能增加对学习的热情。
三、开发融入计算的实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从定性到定量是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学科。将化学计算和真实的实验情境相融合,则能凸显化学学科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融合情境的可计量实
验则能很好地发挥实验定性和定量的完美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比如,网传的大象牙膏实验,则可以作为化学计算的良好的情境载体。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计算,老师问学生:“你听说过网上盛传的大象牙膏实验吗?”在学生的期待中先将实验给学生当堂演
示。利用一定量浓度的双氧水、饱和的碘化钾溶液(催化剂)、洗洁精为原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倒入量筒中,不一会,便能观察到,量筒中产生大量泡沫,就像大象的牙膏一样。继续追问:“那么该选用多少浓度的双氧水做该实验成功率较高呢?”接下来启发学生用
计算来说明,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可引导学生设计出以下的实验: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1g)称量出反应前后所有物质和仪器的总质量,再利用计算差值的方法可以粗略得到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从而推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同时还可针对学生设计出的该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该实验所用仪器和方法对比实际计算产生的误差,继续引导学生针对优化该套装置,减少实验误差方面展开讨论。
四、应用趣味实验示范,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只能机械的套用化学理论知识、重复的完成别人做过的实验,而没有创新的意识.当学生没有创新意识,即意味着学生没有把学过的知识融汇贯通,不能灵活地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以趣味实验进
行示范,然后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优化、创新,使学生能够改良教师的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机理、能够做化学实验的基础上,继而能够融汇贯通学过的知识,从创新实验的角度着手,应用知识.教师可应用
以下的方法开展化学实验:首先,教师要使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实验机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机理来分析实验的需求,以达到实验的需求为目标分析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流程、重构实验步骤;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达到优化实验
的目的.只要教师长期开展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就能让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化学复习课中,我们将针对初三学生热爱新鲜事物、充满活力的年龄特点,进行努力的思考,摸索,设计出更多贴近课程、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创意实验。化学复习课也一定会因为创意实验的加入,而变得生动有效,并能充分体现其学科特色,提升学生
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邵玉梅.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6):138-139.
[2]羊静仙.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3):107-108.
[3]王琳.初中化学复习教学引入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C].江苏省教育学会.2019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19: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