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赵科利
[导读] 摘要:整体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师更加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整体教学法,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赵科利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摘要:整体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师更加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整体教学法,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念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向好的成绩。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鼓励着人们继续将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下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积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一,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让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进行梳理,并积极地查找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培养学科素养。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引导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第三,提高数学教师能力。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数学教师可以不断地学习专业化的教学理论,并积极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
      二、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实践
      (一)引用生活化案例,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导入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引用生活化案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使学生保持积极向学的课堂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考虑到这是关于时间计量单位的内容,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将生活中的节假日引入其中,以学生所熟悉的假日为引导,使学生充分理解日、月、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转化。“同学们,你们知道儿童节是什么时候吗?请在日历表中指出来。”“老师,儿童节是6月1日,是6月份的第一天。”“那你们知道6月份有多少天吗?”学生听到问题后,都积极地进行数数,“老师,6月份有30天。”“那与6月份相邻的5月份为什么有31天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去探索吧!”通过生活案例的导入,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高效学习。
      (二)在知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上实施整体教学
      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具有平行关系的知识,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这正充分呈现出了数学的辩证性。如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它们虽然是互不包含的关系,但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对此,数学教师就应该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合理应用整体教学的方式,强调在整体的结构中向学生集中讲述这些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有效区分和准确掌握这些知识,进而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例如,就奇数和偶数来看,能否被2整除是它们的本质区别。对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轻松地理解这一点,但是因为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所以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偶数等同于合数;另外,也因为质数中只有2是偶数,所以学生就错误地以为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面对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混淆,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图解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并向他们提出问题:“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这两组数存在哪些差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能否被2整除是奇数和偶数的本质区分,而约数的个数不同则是质数和合数之间的本质区别。”基于此,教师还可以立足整体,集中向学生讲述这几组数的差异。
      (三)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内容既不能太浅,让合作流于形式,又不能太深,使合作学习缺乏内容。真正有效的合作探究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解决一定的问题,实现能力的提升;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合作交流,而不应该一味地说教灌输。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遇到学生容易忽略或者不懂的地方,教师应该适时地讲解点拨,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是依托
      目前,数学课堂信息化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有效地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内容时,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该节课的知识框架进行展示。比如,小数乘法引入的意义。另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线上的学习空间。比如,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并将各种学习资源放置在该空间上,引导学生在线对这些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在线进行习题练习,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综合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教材对单元的内容一般按纵向的知识体系编排。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多关注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让知识点纵横交叉发生关联,综合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例如,以往我们总是用“口算”“估算”“笔算”“递等计算”“用计算器算”等指导用语单一地指定计算方式,学生很少有多元开放的思考和选择,运算策略方面的培育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复习阶段应有意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老师买90根跳绳,每根2.8元。她带了300元钱,够吗?如果不够,应找回(或再付)多少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沟通几种计算之间的联系。小学阶段可供选择的计算方式不外乎“口算”“笔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构建高效课堂实践中以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为妙招;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为关键;以极引入丰富活动为侧重等,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建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5):115-116.
      [2]许卫兵.指向整体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04):46-55.
      [3]陈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19(21):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