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管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岳成伟
[导读] 摘要:生活化教学可以实现课堂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把生活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复杂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的物理模型,保证学生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学生很难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不仅不能实现学生的进步,还与新课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初级中学  岳成伟  628008
      摘要:生活化教学可以实现课堂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把生活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复杂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的物理模型,保证学生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学生很难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不仅不能实现学生的进步,还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所以,老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物理数学;生活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性,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学科主要是由物理实验和实际观察组成,并且在新课标的规定中,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需要将物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来指导生活。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将抽象的物理理论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应当进行革新,将物理生活化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初期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面临内容枯燥难懂的知识,容易出现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透彻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并处在思维日益混乱的状态中,影响物理学习的整体成效。针对这种问题,初中物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将物理较为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结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一体,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获得学习的灵感,并在不断演化下上升为理性的感知。不但利于学生对难度较高知识的深度理解,还能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成果,完成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材中多数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常见现象有关,是对生活现象的规律总结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层面.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物理开展生活化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身处社会,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生活在物理课堂上的有效融入,让学生懂得了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借用生活场景导入新课
      根据相关的教学心理学理论可以得知,当一个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他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会受到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因此初中物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融入生活化的场景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学习物理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压强这一物理知识点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一个生活化的简单实验中。在课堂上,初中物理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去触摸圆珠笔的两端,分别去感受,并且告知学生尽力去保持同样的力度来触摸圆珠笔的两端。学生们在完成这一简单的实验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自己的感受。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主动的思考,不仅思考这一现象,同时还思考自己还经历过的其他类似的感受。
      (三)实验过程生活化
      初中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各种实验,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物理教师也可以将生活化融入其中。物理实验本身是在探索各类物理的规律,并且也是物理规律的一种应用。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生活中一些物理规律的应用方式是相通的。例如,在学习力这一部分物理知识时,物理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力的测量的物理实验,其中就会涉及滑轮的使用。而在生活中,滑轮的使用也是十分普遍的,例如在工地里运输各类建筑材料的时候,借用滑轮进行材料的运输就是一种应用物理知识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生活化的思考和联想,就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当自己需要省力进行某种东西运输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滑轮来帮助自己。总而言之,物理实验在进行设计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实验活动的生活化。
      (四)利用生活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大的问题是学生对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缺乏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输式教学法将物理知识以极为细致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保证教学进度,并且将物理知识完整的传输给学生,但是学生却只能够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并没有在教学中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才是学生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案例来引入新课,那么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也会被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对物理知识展开思考,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顺利。生活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差异就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此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于压强的相关知识,就会自然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不同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无论是课前的导入环节,还是实际的课堂实践、做实验的时间抑或是课后留作业的时候都需要时刻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初中生切实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燕.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和实践[J].读写算,2018(35):78.
      [2]张金华.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A3):163.
      [3]林艺光.回归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8(A4):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